宋代· 沈与求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
故国真如寄,馀生宛若浮。巢鸠不护鹊,池凤肯容鹙。
老木低春水,孤花带晚洲。杯行应酹我,知复念幽忧。
要知春色到池塘,深院无人午梦长。已觉此身便静乐,自温檀火炷炉香。
往年城下盟,杀气横九有。脱身敌中来,亲戚惊老丑。
抗言半渡击,失计推祸首。谁能返秦璧,争欲仇鲁酒。
着鞭空浪忙,好语得鸡口。
上人游四方,云水渺长道。一言契深心,百法从此了。
十年归故山,不踏山前草。经营妙峰堂,想像德云老。
闭关习跏趺,宴坐兀枯槁。混迹虽寰中,寄意已尘表。
深枝姹岩花,雅音喧谷鸟。翠竹伴幽禅,白莲敷众好。
山空有云归,地净无尘扫。回观第一义,湛湛孤月皎。
法门有等差,问讯今谁晓。跃身宝楼阁,此堂终褊小。
木落空山不著行,寒梅长是占年芳。未容霜女窥孤艳,定恐花神啬旧香。
竹杖穿林聊问讯,槿篱萦路巧遮藏。谁能折寄江南恨,北客相看总可伤。
此客今那有,迎门喜气浮。心闲清似鹄,眼净凛如鹙。
尘榻开蓬室,风帆卷橘洲。襟期适相契,一笑发群忧。
此身传马与时移,过尽三馀又一归。野炬占风迷夜色,村肴宿岁待晨晞。
鬓华老去能馀几,心赏春来转觉非。惭愧君恩许闲佚,食蔬那比首阳薇。
波面摇风暑气微,秃巾来坐钓鱼矶。相看月堕行人尽,只有流萤上下飞。
绿林煽馀习,无乃国计左。诲盗爵秩崇,纳叛金缯夥。
戢奸在斧钺,赏诱讵云可。萌芽缓诛锄,猖披费结裹。
战多数招安,奚用腰箭笴。悍兵昔已然,黠将近亦颇。
昌言假报国,涅面刺投火。豺狼奋哮噬,蜂虿利掀簸。
横行入通邑,焚掠穷委琐。况闻南陵寇,执事初意惰。
出没势已张,剪灭计未果。宣城俯百里,千室尽奔亸。
王事吾有程,马头戴印颗。叱驭疾其驱,语言纷炙輠。
何当说罴貅,一洗根本祸。
硬黄亲校大还书,岩石相看已甚臞。会遣五丁供给使,聊烦六甲奉庖厨。
仙风自昔人何有,灵气于今子岂无。知得茅卿近消息,应骖白鹄到清都。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