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黻
生节雷声午夜残,囊封一疏夺冰寒。先生此去非沽誉,留与时人作样看。
书法严贬褒,明辨邪正根。寒暑自迭禅,日星常与存。
浮云岂不翳,昭晰谁其昏。笔削匪烂报,执拗开乱原。
圣人不可见,犹幸闻绪言。
万古宇宙立,一脉理义温。
专门凿私智,百家起豗喧。
太阳炳离照,坐收烟雾昏。
鲁语本非略,轲书岂为繁。
资之岁月深,左右皆逢原。
昨夜秋风吹作花,异香早已满天涯。蓬莱深处两三树,风月分来第一家。
绰约道妆如侍案,婆娑醉影欲乘槎。广寒莫遣痴蟆食,留取芬芳与世誇。
立朝观大节,炳炳在行已。
李唐号多才,屹立整颓纪。
前狄后有韩,高风世仰止。
孤忠翼正祚,大论闢非礼。
老榦挺冬岭,明魄浸秋水。
均抱扶世心,勋学岂殊轨。
淡饭清茶处处安,学儒容易识真难。风无形迹通群窍,日有光明阻覆盘。
竹色满庭留夜气,柳阴夹径怯秋寒。世间万象俱呈露,输与山人自在看。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