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堂

宋代· 张舜民

楚客对吴山,归心常自苦。
守土切须防,半夜俱飞去。

愈泉

宋代· 张舜民

有泉出城闉,尾大如车辐。
饮之能愈疾,此语闻郴俗。
直疑白药根,浸渍幽岩腹。
灵迹浪遐方,神功施比屋。

秋日书怀

宋代· 张舜民

凉风起天末,何物动人愁。
一室关河暮,三年草木秋。
高文谁吊屈,晚节漫依刘。
独怪瀼西叟,巴江得久留。

月台

宋代· 张舜民

明月光常满,使君罇屡开。
何须待月上,日暮便登台。

体之推官侍亲出使聊书短篇以浼行色

宋代· 张舜民

游梁并困洛,谁是故人情。
未尽环中说,俄成剑外行。
路遥诗箧重,雪映彩衣明。
预想东归日,相逢指渭城。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

宋代· 张舜民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
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南衙寺会宿王鲍二同年

宋代· 张舜民

遍走长城塞,归由舜阪头。
榜中千里骏,天外二星流。
花月仍寒雨,关河逼寺楼。
宁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杜城茅斋二首

宋代· 张舜民

多谢村人亮素贫,墙垣虽设不关门。
一杯藜粥茅亭上,卧看南山飞白云。

离真州

宋代· 张舜民

日日北风吹上水,年年客思搅新秋。

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

隔岸晚峰如见揖,竝船孤鹜似相留。

因知景略非前达,身后犹须具十牛。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

宋代· 张舜民

由来地气本无天,致感中和报有年。
拂槛穿帘初学舞,萦风带雨不成团。
清光并入书仙府,寒色偏留逐客船。
老杜题诗曾有乞,漂零今昔路人怜。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宋代· 张舜民

同下龟山时,舟行篙参差。
夜投洪泽口,访问失所之。
不应一日力,解至淮阴祠。
长淮自风浪,竟夕起忧疑。
旦日坐闸中,听水忘朝饥。
清泠见杂咏,蓊密闻群咿。
就柳喜高荫,避桥嫌窄卑。
凉风吹水面,襟袖不假披。
新螯与老鲑,登俎辄无遗。
饱食却思睡,睡起复何为。
稍厌理文字,惟思弄孙儿。
尚有数舟酒,独酌非所宜。
好话不得吐,两日舌如茨。
舟行虽云乐,先后不可期。
争如鞍马间,吟啸长追随。

壬戌孙览右司同年以诗见寄用韵和酬

宋代· 张舜民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
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
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关于诗人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