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陆义斋二首

宋代· 陆文圭

四持宪节遍南方,屡表陈情返故乡。
殊俗今犹歌德政,老天胡不爱忠良。
山空虎逝狐狸出,春去花残蛱蝶忙。
五十人生不称夫,独怜华发在高堂。

病中四绝

宋代· 陆文圭

浪说苏公久已仙,岂知翁自厌馀年。
雪堂二客能相从,姓字当时惜不博。

送留君玉高云卿自江阴迁松江四绝

宋代· 陆文圭

老我秆枝甘伏鷃,羡君乔木又迁莺。
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苇一箸羹。

石湖留题三绝

宋代· 陆文圭

仙子骖莺不可呼,故园花石久应无。
不知绿野何人买,试间平泉有子无。

和张仲实绝句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文圭

十年讲席坐无毡,尽把行藏付与天。策马已甘之反后,著鞭莫竞祖生先。

送杨起之安丰录判

宋代· 陆文圭

芍陂茫茫古边城,鸡犬相闻今乐土。交兵往事空流水,避乱居民尚遗堵。

似闻此地岁丰穰,要得清官手摩拊。君才天马足神骏,老大去年参选部。

闽中实历禆风宪,淮右先声动官府。争看祖道车骑众,力疾登途霜月苦。

墙东故人懒出门,浊酒黄花对谁舞。

题孔平山墓铭

宋代· 陆文圭

东鲁家犹在,尼山道最尊。教能行万世,福不庇诸孙。

薄宦三千里,遗铭数百言。不埋防墓侧,空吊雨花魂。

送魏叔华归杭州得行字

宋代· 陆文圭

杜康桥下水如倾,九里罔头路转城。
风雨小楼清梦远,山河古道风人行。
别怀渐觉伤安古,祖席何曾傲正平。
珍重去逢南国友,为言白发老书乐。

李君美夫妇挽诗二首

宋代· 陆文圭

君家全盛日,父子佩金鱼。
太母尝甘旨,曾孙列起居。
荣华既消歇,忧患欲乘除。
执绋门生老,何堪数挽车。

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 其三

宋代· 陆文圭

忆昨升堂拜,通家指旧盟。为言儿有立,多赖友相成。

喜檄方形色,哀铭忽怆情。生刍一掬泪,端为玉人倾。

代上乐平傅知州初庵

宋代· 陆文圭

一代风流独老庵,再扶道胍起东南。
家声可兴诸洪继,易学曾同小阮参。
书锦羡君荣世胃,寒氈容我坐清谈。
顾为乐笼中间物,才匪芝苓愧不堪。

挽陆义斋二首

宋代· 陆文圭

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
见事略同因抚掌,尤时不语其攒眉。
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沪作枯枝。
关于诗人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