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宋代· 姚勉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仙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仙国。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仙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皋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题江山风月楼三首

宋代· 姚勉

风月江山自四时,个中谁识活天机。
会渠结峙融流意,方解吟光弄霁归。

七夕分韵得丝字

宋代· 姚勉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送别赵倅

宋代· 姚勉

宝婺星边太白仙,驭风飞下锦河边。
朅来尽散阳春脚,归去独撑明月船。
名重题舆千里郡,诏催步履八花砖。
只愁此后民艰食,谁与邦民作食天。

赠长老洪野衲

宋代· 姚勉

举目茫茫宇宙间,畏涂险甚太行山。
镬汤随地无冰处,只有僧庐野衲閒。

再用前韵寄后林

宋代· 姚勉

别来知是几三秋,书倩洪乔懒作邮。

帛足忽传来自雁,轴腰更喜大如牛。

信知盖世名非枉,吟到惊人句未休。

何日杖藜参口诀,归来闭户学从头。

跨鹤台

宋代· 姚勉

仙人白日上青冥,鹤去台空唤不应。
千载令威归得否,雪堂有客梦如冰。

道中即事

宋代· 姚勉

荞麦花开如雪铺,新霜寒早半欲枯。

故山今年熟此否,读书夜饥需饼炉。

赠施大夫履鞋

宋代· 姚勉

漏院穿霜听彻更,催班影踏禁花行。
不须更待尚书谏,听履先知有直声。

春日即事

宋代· 姚勉

梁燕无声半掩关,昼长人静觉春閒。
閒中却有农歌起,声在晴烟绿处山。

又代作

宋代· 姚勉

鹿门庞德公,款段马少游。
古人不可今,君贤抑其流。
清风足廉顽,厚德亦镇浮。
君今复古人,善士吾何求。

麻子湖遇逆风

宋代· 姚勉

嘉平既望馀,玉冰发归桨。舟行苦滩涩,三日葛陂上。

天寒岁云晏,道远空怅惘。行行且旬日,仅此舟泱漭。

顺流风忽逆,进尺退或丈。鱼鼋反出没,涛浪相潏荡。

茫茫水接天,四望极空敞。虽令归思滞,亦觉胸次广。

是时群鱼集,轧轧乱轻榜。纷来以千百,并进或三两。

悬金上丝纶,跳玉中层网。中间数十辈,蓑笠牵画舫。

沿流勤按视,似是此湖长。彼行良甚捷,此进不可强。

倘无观鱼乐,孰慰岑寂想。篙师不告瘁,奇观亦可赏。

黄昏成野泊,风雨助悽怆。势如潮汐来,怒若鼙鼓响。

吾独安所适,幸不愧俯仰。缅怀金兰友,气义特慨慷。

念我归苦迟,舍我愿先往。亟趋南浦城,择馆待税鞅。

今宵此风雨,露宿必草莽。继兹更三日,会面一拊掌。

屠酥酒同倾,共挹西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