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松竹

宋代· 彭汝砺

细细松千叶,纷纷竹万枝。寒声落幽径,碎影出疏篱。

冷逼风霜劲,清舍雨露滋。不须稂莠念,自有岁寒姿。

喜文渊登第因寄二篇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十年共力诗书学,万里相期将相科。白屋自知难掩抑,青山聊得慰蹉跎。

宠荣未有如君早,衰病争加若我何。灯下无人知此意,独鸣寒剑一悲歌。

和祖道渡江

宋代· 彭汝砺

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雨沾马辔行春野,风满舟樯泛晓航。

江路好山随步履,人家流水照轩窗。梅仙不怪多诗思,莺语纷纷燕子双。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飘飘亭观贴云浮,知是蓬瀛第几洲。天子焦劳游乐少,池台鱼鸟自悠悠。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富贵浪图虽汩汩,诗书馀力尚桓桓。圣门一室相从易,世路多岐欲合难。

仪凤稳依深阁宿,老蛟寒即碧溪蟠。青云有侣歌鱼藻,空谷无朋唱考槃。

缘木退藏冲汉翼,扁舟归整钓鳌竿。临风愿听王阳仕,洗手思弹贡禹冠。

黎阳大佛高七十尺和颖叔侍郎韵

宋代· 彭汝砺

百千妙法寄微尘,更向人间见大身。何怪黎阳七十尺,当时广倍百由旬。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郁郁葱葱佳气中,晓天春雾湿濛濛。山川更洗崇朝雨,草木还催二月风。

乐国地开金色界,容台人在水晶宫。长年饱食知无补,尚有私诚祝屡丰。

答相州司谏同年

宋代· 彭汝砺

白简风声雨雪霜,几回趋走并鹓行。清名久自还吾党,治誉今尤慰所望。

安稳慈亲行小径,光辉彩服侍华堂。我今不复有此乐,一读君诗三断肠。

方城与君时相别遇雨因

宋代· 彭汝砺

五更赤晴平旦雨,愁云不开风劲怒。霰雹夜落大如芋,日月不出愁乌兔。

兄曰嗟予季行役,道阻且修日云暮。泥深一尺水交注,仆肩不任马蹄驻。

一车十牛不能御,晨征忽忽立乘遽。恐汝悲啼不还顾,昔知为快今知误。

恨不赭阳一月住,人生百年惟所遇。曲折万变皆归数,乾坤与人同寄寓。

扰扰眼前皆细故,慎勿动心悲景露。九阪王阳犹叱驭,平明天晴卷云雾。

骅骝安稳行道路,一日千里如跬步。

兄弟约芝山共学未暇辱以诗督之因次元韵

宋代· 彭汝砺

弟兄相寄玉为音,洗尽尘埃一寸心。欲以蚊虻看势利,能将珠璧现光阴。

雅游潇洒知难废,故约迟留惜未寻。北望灵芝山在处,暮云回合碧沈沈。

琴渚

宋代· 彭汝砺

自有澄波照眼明,偶题琴渚亦强名。今君应得弦歌趣,愿听渔樵一曲成。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天女匆忙来献花,庄严净妙一何嘉。儿童更少浑无著,自胜维摩长者家。

关于诗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