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

宋代· 李昴英

已办僧心,未圆僧相。
才得方句,便成和尚。

迎广帅徐意一大参五首

宋代· 李昴英

杜刘二子颍川居,出处虽同语嘿殊。
勿谓寒蝉吾原学,闭门自办静工夫。

赠宋省元巍荐经义

宋代· 李昴英

义和传来见一班,少年笔力老孱颜。
根源有学皆堪味,首尾无瑕孰敢删。
工要前篇人易取,说须两段意相关。
森森天骨晶光缥,去必轩腾十二闲。

苦秋暑引

宋代· 李昴英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
甑中着寰宇,赫酷甚於夏。
池汤颇殃鱼,田龟应害稼。
桃笙亦桨汗,水国无凉榭。
扇挥腕欲脱,忍渴畏杯斝。
树间寂秋声,矩令何时下。
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
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
人思濯清泠,风露原一借。
再拜祈蓐收,西陆早命驾。

再用观入试韵

宋代· 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兴起,薄海弦歌争教子。
籯金世守韦一经,俎豆少成孟三徙。
尽从科举梯进取,鹤发望深门日倚。
艺先驱德后已非古,心术乖违徒口耳。
天门仿佛冯为马,阴德却关桥度蚁。
时来乳臭亦观光,潦倒英雄频坎止。
棘闱投卷姑应之,桂籍题名先定矣。
可怜数千困眊氉,仅二十人夸利市。
近岁词场尚剽拾,文体腐陈难古拟。
倩人者幸耘人贪,气羽陋汙沦骨髓。
主司头脑易冬烘,日色不迷世能几。
所忧程文{左忄右整套}后学,岂但升沉系悲喜。
他人爱子亦如我,何敢庸心秦越视。
原言通榜皆实才,如己得之无彼此。

挽钝斋先生许象州三首

宋代· 李昴英

义重人谁及,高风有古人。
己田分友子,黎事保羁臣。
抱负耕莘志,依稀陋巷仁。
丹青遗像在,难写道心真。

浣溪沙

宋代· 李昴英

笋玉纤纤拍扇纨。戏拈荷叶起文鸳。

水亭初试小龙团。拜月深深频祝愿,

花枝低压云偏。倩人解梦语喧喧。

美广帅赵平斋拓贡院

宋代· 李昴英

围棘千间手拓开,帅幢元是个中来。前峰卓卓尖如笔,正路堂堂稳踏槐。

自此鹄袍容万士,浑然龙化出伦魁。南州尽说明年好,依旧科名得上台。

行者了宽等题钱买度牒疏四章

宋代· 李昴英

作佛何曾要裹缠,顶门尚欠世间钱。
舍身者与舍佛者,选佛场中化有缘。

建他解归诗复徐意一二首

宋代· 李昴英

恨未澄清尽,孤踪已不安。
缪悠臣罪大,感激上恩宽。
乡国三千里,人心百八盘。
梦归今始验,为我谢言官。

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

宋代· 李昴英

冲暑登高人所惮,云韩龙孟乐相从。
眼穷溟海九万里,身在蓬莱第一峰。
潮长屿低帆势急,山回路曲树阴重。
日斜移席临池饮,戏掬清泉解酒容。

赠宋省元巍荐经义

宋代· 李昴英

杰作传来见一班,少年笔力老孱颜。根源有学皆堪味,首尾无瑕孰敢删。

工要前篇人易取,说须两段意相关。森森天骨晶光缥,去必轩腾十二闲。

关于诗人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