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来鹭洲。
两腋独乘卢椀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六月如蒸火方老,三伏炎炎挠清抱。閒中雨汗林末悄,忽得禅师祖山耗。
笛材未许龙凤吟,却织双纹惬高卧。卷送西来尤是时,乃似乌薪雪天到。
长须为我扫幽榻,数尺涟漪细风过。谩入祖山何所闻,但觉雷声肃慵堕。
欲酬此意知未能,且学文公赠相好。
双舻衔尾去如飞,秋满松江到未迟。自与李膺归兴别,鲈鱼杯酒在平时。
阙下游多日,溪边过几春。数图人欲活,一笔自如神。
不写俗中态,漫留云外身。丹青如模我,道貌似山人。
北澶车马来何暮,芹茅池边失欢聚。有分共为文字游,却向西郊话今古。
人赖聪明多自伪,信厚期君中有主。职事无尘静相对,满榻诗书香数缕。
严扃如在柳阴中,绿幄朱帘细风度。紫犀銙破雪花浓,石鼎煎声绕窗户。
准拟七椀邀卢仝,清涤烦襟出新句。共笑先生最贫苦,误使帘前客相慕。
虚名薄利能几多,裹饭区区来复去。
为闻高隐访遗孙,只有孤山独自存。怅望咏梅人不见,寂寥惟度月黄昏。
一体全时万象生,只缘虚静到圆明。阴阳了取归根旨,但看蟾光与日精。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南华翁也为官忙,能用牛刀亦是庄。归去来兮归未得,一山风月委寒堂。
逸兴东西自难卜,快可追风白花足。巾飘飘,蓑蔌蔌。
每引三杯通道瓢,即陈一阕离尘曲。独忘怀,人注目。
恐是秦渔来混俗,落花流水难拘束。几度桃花春又复,戏玩人生荣与辱。
石火光中寄此生,故山休问归迟速。东秦别后无行踪,忽见回辕自西蜀。
二十光阴一转头,新白已能班旧绿。偶怀起灭寒生粟,盖亦超然坐观独。
便望云山归去来,无生之师在岩谷。由禅而入从真修,休效诸山编语录。
如来藏里磨尼珠,走上玉炉光断续。螺髻明,鹊巢惊。
向死生中脱死生,象罔得之方始灵。扫除物我双何有,怀抱乾坤一混成。
十三位上窥忧喜,正法眼开无处避。是时人道真仙子,方尚图中旧行止。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