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即事

宋代· 高翥

轻烟终日锁楼台,细雨丝丝半湿苔。
杜宇一声青嶂外,溪流时送落花来。

小楼

宋代· 高翥

小楼终日脱冠巾,白发萧疏不受尘。
虽是客身犹足乐,苦无世累未为贫。
家书远寄凭游子,邸报频看念故人。
自叹此心清似水,为他閒事恼天真。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又箴之

宋代· 高翥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裹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於此亦依依。

舍侄来

宋代· 高翥

自从清晓至黄昏,閒坐閒眠深闭门。
犹子雨中来息担,老夫镫下起开樽。
故山坟墓何人守,旧宅园亭几处存。
问答恍然如隔世,若非沈醉定消魂。

秋日田父辞(二首)

宋代· 高翥

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菊花

宋代· 高翥

爱花千古说渊明,肯把秋光不似春。
我重此花全晚节,賸栽三径伴閒身。

三峰废寺

宋代· 高翥

荒林依约旧山门,秋草离离故迹存。
双瀑有声传宿雨,一龛无地住闲云。
蜗沿坏壁丹青古,龟负残碑字画昏。
三叹废兴谁可问,乱鸦鸣噪自成群。

秋山散步

宋代· 高翥

乍晴沙路软於尘,新看芒鞋更可人。
谁道秋山不宜客,桂花多处胜行春。

送别

宋代· 高翥

老去情怀怕别离,年来不作送行诗。
人前举似终难信,问着垂杨便可知。

宋代· 高翥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西湖二首

宋代· 高翥

老鹤无踪野鸭飞,鸣琴声裹画船归。
伤心旧日经行地,不独人非物亦非。

乌镇普静寺寺沈休文故居也

宋代· 高翥

寂寞梁朝寺,深廓十数閒。
碑存知殿古,香冷觉僧残。
断岸舟横浦,平坡树补山。
休文如好在,依旧带围宽。
关于诗人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