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宋代· 李曾伯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如正色朝端当宁知。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题推篷梅轴

宋代· 李曾伯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
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
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
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
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
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
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
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
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
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
太繁厌易启,所取廉毋伤。
谁为语逋逊,持此同相羊。

挽尤端明四首

宋代· 李曾伯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
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
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
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

寿应茶马 其一

宋代· 李曾伯

自联班序简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

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早晚为霖洗炎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

宋代· 李曾伯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转头落日阳关外,三叹可人呼不来。

夜分和郑小山韵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塞上萧萧雨更风,秋来兴味与谁同。
短檠聊和灯前句,长槊休夸马上功。
挽二石弓陪一校,操方寸管较诸公。
到头等是为形役,尽付掀髯一笑中。

宜兴山房十首

宋代· 李曾伯

薄薄新寒透被轻,醒来窗隙弄微明。
山中不用梅花角,自有枝禽报五更。

沁园春(丁酉春陪制垣齐安郡圃曲水之集)

宋代· 李曾伯

形胜风流,乐事良辰,一时四并。正榆更新火,觞浮曲水,那堪上巳,又是清明。赤壁功名,东坡文字,俯仰人间无古今。诗书帅,对烽烟静昼,俎豆添春。
水边天气催人。便须认杨花雪样生。慨英风满席,思旌绵上,清谈束阁,肯记兰亭。安得长绳,高悬碧落,系住画檐红日阴。柔桑外,听鸣鸠唤雨,全胜流莺。

湘潭道间农家

宋代· 李曾伯

三两人家松柏林,翁垂霜发媪钗荆。
儿耕妇织输官了,山茗村醪乐此生。

望富池卷雪楼作

宋代· 李曾伯

忠贯羲娥勇冠军,虎臣动烈在三分。
江东父老犹王我,天下英雄有使君。
万顷怒涛翻白雪,一楼晴霭插红云。
我来多高等神鸦力,风送牙樯意许勤。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宋代· 李曾伯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过衡阳晚宿

宋代· 李曾伯

雨后春寒冽,山前夕照斜。
身犹寻垒燕,声杂宿林鸦。
过岭尚千里,隔村能几家。
毋嫌茅店恶,窗下有梅花。
关于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