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梦发知足斋

宋代· 王之道

荀卿重无祸,老氏贵不辱。
不辱非暂荣,无祸乃长福。
咄哉名利场,甚矣身世梏。
得侯方丐公,怀金未忘玉。
经营蛾赴火,奔走虽嗜肉。
方当从后搏,宁复念前覆。
李斯悲黄犬,杨雄诮丹毂。
二者倘胥失,万此亦何足。
是理甚易知,允蹈君所独。
使人之意销,岂止我心服。
不贪子罕宝,属厌女宽腹。
庶几闻高风,将遂变流俗。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宋代· 王之道

城见三千岁,人终八十春。
从夫安乐近,拜佛率陀新。
婉娈书彤管,凄凉叹棘薪。
中郎有贤子,遗泽擢平津。

虞美人(和孔纯老送郑深道守严州)

宋代· 王之道

郑侯美政推仁厚。何独高淮右。分携令我预颦眉。只恐桐庐民望、怪来迟。
一尊聊罄金蕉叶。更语半时霎。青娥罗列竞消凝。阁定眼边珠泪、做红冰。

有荐胡仁叔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已暇日杨德

宋代· 王之道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
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锦衣荣会稽,暮雨成高唐。
观望改侪辈,鸡群鹤昂昂。
斯民苦兵火,有意哀劳伤。
岂无九转丹,为助千金方。
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
杀弟自取酷,防人人所防。
子潜去少室,渊明恋柴桑。
出处虽异事,一梦归黄粱。
昔日骨已朽,伤哉今也亡。
邶国歌柏舟,曹风赋鹈梁。
秋来河伯喜,未睹若与洋。
大小自有见,一笑还两忘。
我生分每越,泉石成膏肓。
弃遗等麟角,空虚漫龟肠。
常欲埋车轮,除奸继张纲。
如此人气和,致彼天时康。
语之有暇矣,未窥夫子墙。
理所不可及,马腹徒鞭长。
讵知王者师,异日韩张良。
愿言三顾虑,卧龙起南阳。

和何希渊韵

宋代· 王之道

敢负交游素所期,自怜衰滞使君疑。
向来兵火亦何久,此去功史应水迟。
诗似清风宜我慰,心如白水欲谁欺。
扁舟傥赴相从约,江北江南笑有辞。

惜奴娇

宋代· 王之道

甚么因缘,恰得一年相聚。和闰月、更无剩数。说著分飞,背面偷弹玉箸。好去。记取许时言语。
旧爱新人,后夜一时分付。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惹肚。愁苦。梦断五更风雨。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宋代· 王之道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粟皱繁。

蝶恋花 其四 和王冲之木犀

宋代· 王之道

庭院雨馀秋意晚。一阵风来,到处清香遍。把酒对花情不浅。

花前敢避金杯满。

薝卜酴醾虽惯见。常恨搀先,不是君徒伴。莫把龙涎轻斗远。

流芳肯逐炉烟断。

减字木兰花(和董令升正月五日会客)

宋代· 王之道

蛾眉螓首。舞雪娇回开冻候。尽道今年。千里风光萃绮筵。
坐来新月。照我苍颜并白发。酒到休辞。自有黄芽介寿祺。

寄白香岩县丞

宋代· 王之道

香山誉望不可攀,香山之后传香岩。
香岩硉矹耸人目,香岩秀气超尘凡。
香岩之风清可掬,终日哦松适幽独。
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

南歌子

宋代· 王之道

玉斝浮菖虎,金盘馈鱼泉鱼。研丹聊作厌兵符。何必城头一女、当千夫。
雨过山如洗,风来草似梳。佳人不惯手谈输。却道如今重赌、选官图。

用李梦发韵

宋代· 王之道

梦回诗思不胜清,卧听幽禽两啭更。
窗角界金分月色,山腰鸣玉潄溪声。
欲行且住心还适,久雨新晴眼倍明。
莫为浮名废真赏,较来何重亦何轻。
关于诗人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