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天民归双泉

宋代· 周紫芝

旧闻双泉居,缥渺在寥廓。仙人上丛霄,遗甃结飞阁。

广庭三百步,一木可四角。刀圭分苍虬,鳞鬣自皴错。

至今风雨枝,疑有孤栖鹤。王郎吹玉箫,飞凫下双屩。

时乘三峰云,来绕月城脚。人生多乖离,未践绣水约。

知心念独君,时来慰牢落。我欲从之游,何当解羁缚。

秦楼月

宋代· 周紫芝

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黄昏时节。
无言独自添香鸭。相思情绪无人说。无人说。照人只有,西楼斜月。

去年闻载扬在武林及余至而载扬

宋代· 周紫芝

与君一别几经秋,忽作脩文地下游。诗忆向来云态度,人今何在柳风流。

西湖烟月生前恨,客路风霜晚岁愁。胜日交流半零落,数行老泪倩谁收。

浣溪沙(和陈相之题烟波图)

宋代· 周紫芝

水上鸣榔不系船。醉来深闭短篷眠。潮生潮落自年年。
一尺鲈鱼新活计,半蓑烟雨旧衣冠。庙堂空有画图看。

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

宋代· 周紫芝

稽首无上尊,为世大慈父。为悯一切众,流浪诸苦海。

滋无碍辨才,广为众生说。譬如大火宅,随念得清凉。

又令诸穷子,获此大宝珠。是真秘密藏,故名妙法华。

非思量分别,而以得解悟。虽诸大菩萨,有所不能知。

况于声闻众,岂复闻妙义。如来广开示,一一令悟入。

众生悉皆晓,而况于声闻。我佛出现世,了此一大缘。

当如佛所说,是最为第一。今此大比邱,舍所甚爱者。

百炼真黄金,销铄为书写。具诸大宝贝,更以为庄严。

偷儿甚魁侩,如飞天药叉。诸所经过处,悉为尸陁林。

大火所藏灭,毫发无遗馀。龙天诸善神,悉力来加护。

究竟不得坏,我今同赞叹。普告诸佛子,凡所见闻者。

信心自坚固,各各普授持。

鹧鸪天

宋代· 周紫芝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
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拟客从远方来

宋代· 周紫芝

客从远方来,遗我故人书。故人久别离,一别万里馀。

相望不相见,各在天一隅。感君慇勤意,字字如明珠。

上陈昔欢乐,次问今何如。昔别俱少年,老大今苍须。

良时不我与,岁月空踌躇。馀生如梦寐,尺素徒卷舒。

为我谢故人,远致双鲤鱼。恨无木瓜篇,报君以琼琚。

次韵赵钤饮次卿家时牡丹盛开而仆不及见

宋代· 周紫芝

扬子草玄仍有居,河间好事复多书。独来林下相寻处,醉倒花间得句初。

人去不知红烂熳,春残忍看绿扶疏。明年许作樽前客,准拟篮舆唤阿舒。

次韵赵师是题乌江连云观二绝 其一

宋代· 周紫芝

项王才器固无双,秦鼎虽轻可独扛。丰沛故人如不用,济师犹得问长江。

次韵子绍同黄超然诸公山中之作

宋代· 周紫芝

人生丘壑意,往往老未决。煌煌金朱人,何尝树风烈。

转战作蛮触,肝胆殊楚越。晚为林下游,如热就炎暍。

不知谁尔嗔,自欲作此孽。诸郎名坐曹,十日忽已浃。

竹舆走骎骎,山溜随活活。青山不相违,相见两欣悦。

共赋临清流,班荆坐林樾。谁持步兵酒,相救文园渴。

风啸苏门登,衣飘御风列。问酒挂百金,登高扶九节。

况乃落星岩,似与世人别。尚想儋州翁,清诗散飞屑。

遗迹倘可寻,斯游未宜辍。伟哉二三子,风姿各磊落。

应怜老病足,无用饱刍秣。那得嘶北风,长歌唾壶缺。

眼看磊落士,抗论自超拔。各鸣白玉珂,共上黄金阙。

笑我不出门,与世无乃拙。长须夜光持,清澹两奇绝。

咀味久益寒,牙类贮冰雪。谁当笑我起,着鞭追往辙。

同乘一叶舟,共载西湖月。

鹧鸪天(七夕)

宋代· 周紫芝

乌鹊桥边河汉流。洗车微雨湿清秋。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云却静,月垂钩。金针穿得喜回头。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鹧鸪天(李彦恢生日)

宋代· 周紫芝

尊酒年年乐事多。古铜犹得几摩挲。他时人物君须记,玉笋班中李泰和。
烦翠袖,把金荷。功名余事且高歌。新来学得长生诀,写就黄庭不换鹅。
关于诗人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