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

宋代· 叶适

许子家住松山边,门开路闢登山巅。
千年茂树不改叶,百尺甘井常流泉。
堂中悄然人境绝,时有剥啄延臞仙。
天下之山皆若此,舍而外求徒丧已。
卑能蕴高而为谦,高能生明是为贲。
芒鞋价长今安之,撰屨欠伸吾老矣。

赵成父筑亭上饶即用东里旧圃榜曰鱼计

宋代· 叶适

秦侨洛寓随南公,新条复欲无开封。
亭名若有土断法,郑圃岂在章泉中。
旧鱼遥应化龙去,今鱼且复波间住。
人为鱼计鱼未知,今乐莫忘昔日悲。

题椿桂堂

宋代· 叶适

九官八士古之良,灵椿丹桂后腾芳。
冯公诗意虽短陋,闾里传诵终难忘。
君家同生五兄弟,短檠伴夜东方启。
黄旗两记张庆闱,紵袍三号趋文陛。
辞华标角人力能,科名均齐天所兴。
作堂不须栋梁好,但种此木高千层。
透日垂阴香未歇,满庭车骑同时列。
更将磊砢替团团,留与北风观壮节。

周宗夷东山堂

宋代· 叶适

城嶂标辰极,谁家特有山。
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闲。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
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送潘德久

宋代· 叶适

每携瘦竹身长隐,忽引文藤令颇严。闻道将军如郤縠,不妨幕府有陶潜。

江当阔处水新涨,春到极头花倍添。未有羽书吟自好,全提白下入诗奁。

赠□道人

宋代· 叶适

赤脚蓬头古观旁,沉迷人海意茫茫。
公卿见了无奇特,更说长生别有方。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

宋代· 叶适

春风逝无涯,夏潦生未已。
思君遡江汉,行锐业难止。
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
前年浙东幕,借助获专美。
边头值闲暇,人物盛储歭。
荒村鱼米场,孤戍花药市。
雅知足禅味,玩世失忧喜。
但疑柳上白,时杂髯间紫,
岂非久不遇,感叹妨隐几。
回首旧隆中,畦垅长薿薿

宿觉庵

宋代· 叶适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暂开云外宅,不闭雨中门。
麦熟僧常饿,茶枯客谩吞。
荒凉自有趣,衰病遣谁言。

薛君季常挽词

宋代· 叶适

汨罗谩陨离骚经,伊洛源流今更清。自别三年无信息,忽惊一日有铭旌。

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吴参议挽歌词

宋代· 叶适

冉冉试百巧,栖栖终一丘。
死期甘恸哭,时事不胜忧。
贫只藏书在,恩将别业酬。
看君用意绝,身后令名留。

改东门出二首 其一

宋代· 叶适

百步凿新径,千年开旧池。值此盈月雨,川流漭溟瀰。

芜深草色碧,杂卉华众枝。鲂潜警夜跃,鹭起冲晨飞。

我老皮骨销,扶行叹逶迟。安得有远志,毕愿藏郊扉。

郭伯山挽词

宋代· 叶适

兄弟穷经各一时,百年义塾尚留炊。
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未奏边功明主惜,将成京秩故人悲。
挽君已老庆先尽,安得埋铭更后垂。
关于诗人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