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伸鄙述启好游者

宋代· 叶适

幽花表穷腊,病叟行村墟。
所欣一蕊吐,安得百万株。
上下三塘间,萦带十里余。
荒茨各尊贵,野径争扶疎。
愁云忽返旆,忽霰仍回车。
苍然岁将晚,陡觉大象舒。
群帝胥命游,众仙俨相趋。
龙鸾变化异,笙笛音制殊。
物有据其会,感召惊堪舆。
妙看撤真境,态色疑虚无。
问谁始种此,岂自开闢初。
至今阙胜赏,浩劫随荣枯。
儿童候黄堕,捧拾纷筐盂。
熏蒸杂烟煤,缚卖倾江湖。
臙脂蘸罗縠,绛艳生裙襦。
和羹事则已,甘老山中臞。
以兹媚妇女,又可为嗟吁。
夜阑烛烬短,月淡意踌躇。

赠孙十五道人

宋代· 叶适

将军桥畔女仙家,年与钟馗宴与花。
欲度世人无妙诀,睡长留日信檐牙。

白紵词

宋代· 叶适

有美一人兮表独,陟彼南山兮伐寒紵。
挑灯细缉抽苦心,冰花织成雪为缕。
不忧绝技无人学,只愁不堪嫁时著。
郑侨吴札今悠悠,争看买笑锦缠头。

游衢州府园

宋代· 叶适

破疑庵里押衙石,尘外堂中急就草。
犹有春风为披拂,看人歌舞过残阳。

送曹器远

宋代· 叶适

曹子苦心怀百忧,古人远矣思同流。平生未得雄豪力,今日便肯卑微休。

麻源洞里琼叶雨,南草市上芦花秋。十年老语为谁了,西望沧江空白头。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

宋代· 叶适

我生海旁州,古言江来铺。
力浮万顷尽,坐识一溜初。
之子酌彼源,绀洁玉斗奭。
雅韵舒烦忧,逸驾陵趦趄。
咏归有何意,岂亦歌风乎。
湛湛游无梁,滔滔济无桴。
纵横洄伏中,暮齿将焉需。
三间始开闢,十亩终耘锄。
东西两庄舍,兄弟相譍呼。
缅哉趋前规,更作却后图。
顾思曲肱乐,一身匪求余。
我独无家归,羡子镌自迂。

送包通判兼寄滕季度

宋代· 叶适

风雨逍遥地,衙排印簏新。
钿车分路阔,宝瑟听歌频。
灯市晓侵月,花田晚占春。
却过张翰宅,方信有闲人。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

宋代· 叶适

具区以为潴,吴江以为裨。
自专一方浸,尽纳海所遗。
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
昔人会心地,今为鱼鸟资。
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
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
此时余与子,相遇相谐嬉。
曾观烟雨外,未满苍茫思。
复来秋风后,重有骚屑悲。
不及日月入,烂焉堕轮规。
尚见波涛惊,累然拥丘坻。
况彼琐细者,蒲菼争纷披。
当年吴季子,德合无醇疵。
范蠡之所矜,视之眇毫厘。
末路张季鹰,适意亦见推。
人才非一端,事近若易移。
常恐后生辈,风流日凌迟。
县忧公家迫,俗陋栋宇卑。
子将跨大阁,对此连天瀰。
英雄久销歇,枯槁乃光辉。
寘余一榻处,析理定兴衰。

周宗夷东山堂

宋代· 叶适

城嶂标扆极,谁家特有山。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閒。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读叶子元诗题其后

宋代· 叶适

心閒误比游丝转,境胜空疑浊燄流。我亦输君闻早觉,醉吟都与句中收。

魏华甫鹤山书院

宋代· 叶适

苍崔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霍下趋。梳风洗雨耳自醒,玉帝诏许担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

精神感通若亲授,损益殷夏还其初。忆君低回校天禄,高论自遣陈言锄。

况今卓绝离人境,妙悟岂可常情拘。飘零每疑梦魂到,惝慌忽堕西南书。

韩吕之相以类聚,程张之师以道俱。业调甘酸嗜秦炙,肯逐象罔迷玄珠。

分明愤发贯篇首,端的镂写传吾徒。乃知山中新所得,慢简閒编皆弃馀。

脩林远岭秋映蔽,浓花近院春扶疏。彫胡已馈豆笾静,黄独未斸筐篮孤。

垂竿桐江笑短弱,负鼎莘野嫌豪粗。岷峨崔嵬留后拒,滟滪突兀催前驱。

莫嗔猿鹤不解事,与民由之诚丈夫。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宋代· 叶适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
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
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
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关于诗人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