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郎织女云

宋代· 郑刚中

今夕知何夕,织女逢牵牛。云軿拥高汉,仙事传风流。

人间适焦窘,龟兆生田畴。当时大军后,皆抱糠籺忧。

我劝二星者,鹊桥无谩游。曷不攀天河,驾浪鞭龙头。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无庸事机巧,下副儿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尔深自谋。无令一年中,虚烦天地秋。

宣和壬寅仲冬二十六日留别临川陈泰颖

宋代· 郑刚中

江南浙东千里遥,雁聚沙汀无定迹。
偶然握手如平一,祗恐前身已相识。
不然安得一羁旅,披露烦君出金石。
我今漂泊又西去,草草分襟实堪惜。
孤舟漾水如轻叶,何处烟村倚滩碛。
明朝横枕清浪头,梦破霜风正相忆。

时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萧条居处湫隘为欢观如

宋代· 郑刚中

相逢都说在天涯,禄似蝇头舍似蜗。
画角楼前皆郭外,虚棚竹上是人家。
草深正恐鹿为虎,日暮渐迷鸥与鸦。
老子岂知差别相,高眠饱看荔枝花。

潘叔愚诗有归家更读万卷书之语义荣司谏为其

宋代· 郑刚中

弟见史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杭。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头钻故纸在百痴,口纸谈禅痴不少。
冥冥道妙不容声,口语文收俱未了。
虽然公岂不解此,慧力纸人先洞晓。
暂借北山葛藤话,诱引群生入深渺。
云堂齐散归时想,自把万缘俱一扫。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

宋代· 郑刚中

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
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
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
野烧因风起,四垣具烈烈,
堂上帘低垂,飞灰如落雪。
夭矫逼檐槛,流熛向门阒。
何但光孔圣,亦已照十哲。
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
相与望而畏,鹿骇惊鸥决。
似闻先生窘。书簏自提挈。
倾盆浆一空,戛斧羔亦竭。
势过万舆薪,杯水谩毫未。
颇欲伏忠信,石壁验庄列。
顾兹烟烬高,难试肤与发。
护持终有物,远近同扑灭。
趋凉寻木阴,气定始焦渴。
三日冷官门,炙手犹可热,
先生听我言,事细不堪忽。
佧薪与去草,此理同一辙。
勿谓草今无,火过茅已茁。

金房道间皆蜡梅居人取以为薪周务本戏为蜡梅

宋代· 郑刚中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
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
初谓此邦人,推为百世魁。
文房与幽室,佳处定使陪。
羞死蒺藜类,屏置山墙隈。
事有大不然,惊吁谩徘徊。
顽夫所樵采,八九皆梅材。
馀芳随束薪,日赴烟与埃。
曲突几家火,灵根万花灰。
我欲从化工,缓语摇颊腮。
天涯有清客,不善为身媒。
鲜鲜犯霜露,旦旦斤斧摧。
宁若橘变枳,甘心摈长淮。
今渠负幽姿,风韵元不颓。
胡为杂榛棘,仅与樗栎偕。
谓工为垂手,毋令识者哀。

送季平道中四绝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与君今夜宿邮亭,迟晓东西各去程。记取短桥携手处,明朝都似梦初惊。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六

宋代· 郑刚中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

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子礼和道者寮古诗复遣一绝

宋代· 郑刚中

苍璧方渐白鹿皮,琼瑶更似木瓜诗。
从来持得吟诗戒,此是愚翁破戒时。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宋代· 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广人谓取素馨半开囊置卧榻间终夜有香用这果

宋代· 郑刚中

素馨玉洁小窗前,采采轻花置枕边。
仿佛梦回何所以,深灰慢火养龙涎。

金房道间皆蜡梅居人取以为薪周务本戏为蜡梅叹予用其韵是花在东南每见一枝无不眼明者

宋代· 郑刚中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初谓此邦人,推为百世魁。

文房与幽室,佳处定使陪。羞死蒺藜类,屏置山墙隈。

事有大不然,惊吁谩徘徊。顽夫所樵采,八九皆梅材。

馀芳随束薪,日赴烟与埃。曲突几家火,灵根万花灰。

我欲从化工,缓语摇颊腮。天涯有清客,不善为身媒。

鲜鲜犯霜露,旦旦斤斧摧。宁若橘变枳,甘心摈长淮。

今渠负幽姿,风韵元不颓。胡为杂榛棘,仅与樗栎偕。

谓工为垂手,毋令识者哀。

关于诗人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