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崔伯易

宋代· 王令

功业尝闻亦有时,可能天命出依违。
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
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
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

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

宋代· 王令

纷纷世俗竞朱金,仕道人人说直寻。
但以一官求养志,岂於千古有遗心。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
何日山林遂归计,南风进讲五弦琴。

寄衡父满翁

宋代· 王令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自知孤敌难为胜,欲竖长幡一面降。
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何时玉手归重搦,笑倒秋醪潋灩缸。

过伍子胥庙

宋代· 王令

西风骚客倦游吴,吊古心怀此暂舒。
鬼籙久应除佞嚭,民思今果庙神胥。
虽然邪正皆归死,奈有忠谗各异书。
回首旧江江水在,怒涛犹是不平初。

谢李常伯

宋代· 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划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鑱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八龙答水车

宋代· 王令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
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送介甫行畿县

宋代· 王令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
被水田畴思货种,经冬鳏寡待周贫。
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暨阳居四首

宋代· 王令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
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
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
子今用力薄,暮齿将何收。

再寄满子权二首

宋代· 王令

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
江东纸白如春云,独君诗华宜相亲。
缀连卷大十牛腹,要尽寄我无寄人。
我将携之东,脚踏海水洗齿唇。
转来清澈饮百斛,转来清饮百斛,
荡涤肠肺无纤尘。尝闻泰山高,
高处天为邻。借如无梯不得上,
亦欲大叫呼天神。铺陈君所诗,
噪口雷鼓震。世多俗耳固莫告,
当冀上帝依稀闻。正声定不感凡类,
舞跃百凤千龙麟。安能学俗儿,
一卷不复呻。天公闻否尚未快,
安得纤翼穿秋旻。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阳

宋代· 王令

朱使拜书天上回,去以身试百里障。
青衫飘若风外荷,借马载出尘土上。
准眉崭如见天秀,独立系马万里望。
身躯虽小胸腹宽,沛如绝海横秋涨。
久宜脱绝事高致,岂愿卑冗劳俗状。
高堂华发亲老矣,四海无家寄几杖。
世外言高信独奇,人前腰折嗟已强。
尉官虽小俸虽薄,犹有余钱买甘养。
想当家帷奉颜面,彩衣躬淬妇子饷。
诜诜儿女戏满前,累累诸兄坐相向。
人间此乐不可幸,一笑自足百辱当。
时消固应稀盗贼,俗弊宁不烦笞掠。
好偷闲暇事简编,思予宁无尺字况。

短谣

宋代· 王令

窗中灯冷晖重绿,窗前西风叶相逐。
晓霜披瓦月上轩,枕梦不成雁声续。
拂衣起步行绕壁,万虑无成泪沾臆。
铁房老剑涩不青,闪系入柱不可索。
白昼出门归路迷,冬日易夜还空归。
人将豪杰视如草,天困英雄未与时。
长鲸滞斩海波摇,塞甲不卷边尘嚣。
吾徒憔悴乃如此,安得长喙呼重霄。

奉寄朱昌叔

宋代· 王令

劳劳忽忽欲谁从,要有田园去自终,
衰俗未佑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关于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