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徐希皋解元送白莲栽兼寄昭掾子美三首 其一

宋代· 郭祥正

吾家新叠小蓬莱,三尺青天一沼开。更得城南白莲种,花时留待月光来。

采薇山之巅赠张无梦先生

宋代· 郭祥正

先生曰采薇山之巅兮,吾非求为之仙。吾无一亩之宅,一丘之田。

饥食山之薇,渴饮山之泉。岩为吾居兮,鹿为吾马。

吾岂不足兮,翱翔乎山之间。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

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

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吾独幸其弗取兮,森葱苍而自全。

粤吾君之为治兮,三王之圣。而吾相之为辅兮,伊周之贤。

吾父吾母兮,皆善终以天算。进何忧而退何憾兮,养吾气之浩然。

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衣曳曳而情飘飘兮,愿执辔而往焉。

怀青山草堂

宋代· 郭祥正

三峰连延一峰尊,龙山白纻如儿孙。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

淙流奔激洒河汉,两溪直接丹湖源。松荒桧老古佛刹,鸡鸣春晚桃花村。

石崩废井谢公宅,龟仆断碣长庚坟。斯人白骨已化土,英气往往成烟云。

我昔弃官结茅宇,九品青衫安足数。竹筒盛酒骑白牛,醉眠看天与天语。

如何蹭蹬随辟书,十年又向风尘趋。只今两鬓满霜雪,功业不成思旧庐。

山花解忘忧,山鸟名提壶。四邻未必便弃我,三径荒草还堪锄。

乌泥田肥种秫稻,紫莼味美饶嘉鱼。盈缸酿酒邀客饮,林下散发时时梳。

谁人絷尔不归去,自问此心无乃愚。

寄陈显仁秀才二首 其二

宋代· 郭祥正

自怜破甑已无堪,况复经年卧瘴岩。忽得新诗慰牢落,却疑仙露洒尘衫。

谢君仪携酒要客慰唁愁寂二首 其一

宋代· 郭祥正

佳客过穷巷,良朋复可要。静缘棋局乱,愁逐酒杯销。

花底莺声度,林间雨点飘。晚春频一醉,何必拟松乔。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七十五 东冈塔

宋代· 郭祥正

崒堵藏真骨,东冈气象殊。烟云扫不尽,苔藓一痕无。

赠端禅师

宋代· 郭祥正

十年不变旧,交深情愈淡。世乐贻真羞,去若出阱陷。

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虚鉴。寂寂夜香沉,无心答钟梵。

广陶渊明四时 其一

宋代· 郭祥正

春水满四泽,原田高下耕。熙熙随老农,志匪搴芳英。

奉和安中尚书同漕宪登长干塔

宋代· 郭祥正

揽衣登塔窥泬寥,黄金篆牌神所摽。层梯转道二千尺,铃索交响风常飘。

天厨晓送阿育供,海月夜领飞仙朝。南溟安在心欲化,九万一举期今朝。

我宋真人启阊阖,尧舜之运重昭昭。佛老并儒鼎足盛,理归一善无烦条。

净缘胜赏固莫逆,足力强健朋侪要。昌黎首唱城南句,东野继作芬兰椒。

诸公笔力斗颖发,七言纸上铿琨瑶。聚沙叠甓付童子,秀实始自春之苗。

凌空得路未足恃,遇险惊魂安可招。龙虎低沈凤鸟散,藉此弹压无祲妖。

四郊松柏列兵卫,万家弦管均咸韶。广庄黔乌类蠛蠓,岁望已觉元鼎调。

晴川疏树历阳近,浮云蔽日长安遥。贯轮巨木彻十地,斜飞八角穿重霄。

扶持故国肖父老,综领诸刹如孩髫。循栏作礼共悲仰,绝顶进步谁腾超。

迹虽有为志颇壮,报且不尽功何辽。挥毫题识未云毕,城头鲁角声迢迢。

兜绵铺舒换尘境,宝灯照耀银为桥。乃知此会世稀有,请君审听长干谣。

鹄奔亭呈帅漕二公

宋代· 郭祥正

新江自南来,西与端江汇。寒光入灵羊,一碧浸罗带。

屹然鹄奔亭,遗音溢千载。羽仪莫可见,窈窕想姝态。

遭戕瘗同坎,襦布久不坏。诉冤如生平,隐显一何怪。

雠人阖户戮,化质抟风快。且将忧患辞,浩荡烟霄外。

舄飞并剑跃,类与神灵会。物变固难穷,抚事增感慨。

周侯昔行部,美绩此尤最。江生引为言,建平平捐罪。

宋兴跨唐虞,乾坤正交泰。皇华命俊哲,枉横无纤芥。

琳琅斯亭篇,證古欲陈戒。杀人贵灭口,覆族竟自败。

奸谀诛既死,潜德发幽晦。坚珉可磨镌,荣光庶长在。

别贾侍御二首 其二

宋代· 郭祥正

连日持杯选胜游,今朝兴尽棹归舟。欲知魂梦思君处,却御清风过北楼。

泛江

宋代· 郭祥正

士有以处兮,无亩以耕。眷馀绪之尚抽兮,慨慈亲以迟荣。

徐虚缩瑟以内习兮,予实愧乎先民之心。惚恍恻怆其不得已兮,被命于九江之浔。

戴皇天之休兮,廪足以饱。度白日之难兮,谁察予情。

汹汹兮北风,怒浪兮滔天。抚慈膝兮出门,泪涟洏兮就船。

事将有责兮,死岂予之所畏。盖忠未足以尽报兮,孝未克以自信。

惟行止之坎坎兮,适简罪以冀生。度白日之难兮,谁察予情。

蛟齧齿兮岸摧,蜃矫首兮渡分。妖鳞怪鬣曾莫识其名兮,怒谺牙以相瞩。

数将倾而还复兮,予委命乎上灵。幸生全而就泊兮,夜风止而月吐。

旷上下之澄澈兮,适纵观乎琉璃之府。北斗扬光兮,百怪潜伏。

岸芷露翠兮,汀兰放芬。起予思之无穷兮,既局影以自慰,又苦辞以招魂。

辞曰:始凶终吉,魂兮归来,奚往而失。

关于诗人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