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创棋色之论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会戏成二

宋代· 周必大

醉红政不妨文饮,呼白从来要助欢。
棋色应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韩子温尚书以长句送江梅次韵

宋代· 周必大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
巡檐屡作杜陵笑,穷路几为步兵哭。
忽逢绿衣鬓如云,歌舞醉人睡昏昏。
觉来但有风相袭,梦断初无香返魂。
岂知重见长安雪,喜极丰年箫鼓咽。
更读裴公东阁诗,仍分处士西湖月。
皎如玉树临我傍,幸同待漏靴满霜。
但愿和羹继先业,不辞草制搜枯肠。

草具屈邦衡侍郎蒙赋即事新诗次韵皆叙坐上语

宋代· 周必大

旧第闲梅坞,新知泥柳桥。
情先春色动,节后岁寒凋。
久矣承三接,宜然冠百僚。
不须惊鹤发,未碍插蝉貂。

池阳四咏

宋代· 周必大

夜泊清溪弄水亭,棹讴徐起月华明。
水晶宫畔西湖上,除却两邦无此清。

进谢御书古诗

宋代· 周必大

允文元祐词臣轼,劲节名章世无敌。御前曾赐紫薇诗,袖里骊珠光的烁。

小臣谬直白玉堂,也纡皇眷摛云章。云章元是七德舞,字字笔法超钟王。

两朝相望九十祀,长庆集中偏属意。咸池日照草木光,天门龙跃鱼虾悸。

我皇英锐真太宗,文武神圣功德隆。黄钺指期擒颉利,捷书先献大安宫。

元和学士白居易,臣非其才私有志。愿随班贺四海清,续唐之歌誇万世。

读史二首

宋代· 周必大

舜作九成乐,丹凤仪其宫。
周备既醉福,高冈始鸣桐。
区区汉宣帝,杂羁期群聋。
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
德教既不任,览辉理未通,
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绝史笔,盖伤吾道穷。
汉治非虞周,凤来与麟同。
胡然颍川守,乃敢贪天功。
下义上赏奸,甚哉其相蒙。

向以书戏邦衡云某自庐山游西山当就迎公召节今邦衡有诗督此语不验次韵

宋代· 周必大

慧远遥同社,洪崖近拍肩。松枝年纪万,棐实岁踰千。

径欲通天汉,忙因棹酒船。香城均一握,易地即皆然。

中奉大夫直徽猷阁致仕邵及之挽词二首

宋代· 周必大

廉甚仍知止,高风似孔戣。
北归垂橐日,南省挂冠时。
清白传诸子,安闲阅十期。
今谁主文字,好继退之碑。

次韵邹德章

宋代· 周必大

君不见蜀都之城百里长,无数芙蓉遮女墙。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

又不见云梦泽中吞美恶,相如所夸殊落落。独将巴且并兰芷,楚客至今犹忆昨。

两邦不为天下溪,顾乃著意浊水泥。眼看红绿意先眩,玩物固应为物迷。

岂知弱质甚蒲柳,成毁须臾翻覆手。春风秋露略纷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主人学道穷三馀,俯视官舍真蘧庐。从渠草木荣与枯,只有此心常自如。

水边比色宁见素,隍中覆鹿初何据。似耶非耶谁与论,彼梦我梦随所住。

大篇字字皆披沙,清晨走送惊邻家。钝根也复发深省,世间何物非空花。

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

宋代· 周必大

早飞雕鹗凛横秋,晚向山林思倦游。
梦断尧阶方寸地,身居陶隐上层楼。
山园遥对青原寺,江势中分白鹭洲。
不值熙朝人遂性,果能独乐此园不。

顷创棋色之论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会戏成二绝

宋代· 周必大

局势方迷棋有色,歌声不发酒无欢。明朝一彩定三赛,国手秋唇双牡丹。

送张端明赴召

宋代· 周必大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关于诗人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