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父求笋炙既并以法授之乃用往岁张安国诗韵为谢辄复和答

宋代· 张栻

知君友竹君,宁使食无肉。更哦脯笋诗,句妙骚可仆。

南公鲑菜伧父齑,嗜好自尔元非痴。君但将从力啖此,大胜折腰乡里儿。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宋代· 张栻

阴崖积雪射寒光,入齿清甘得味尝。
应是山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

过乖崖堂

宋代· 张栻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余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抡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强。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怳。
岂知古之人,事业是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和答郑宪分赠米帖

宋代· 张栻

字中有笔米博士,片纸人间什袭藏。好帖袖归终日看,从渠车马闹康庄。

和元晦马迹桥

宋代· 张栻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长沙郡丞丁君挽词

宋代· 张栻

廉吏今尤重,朝家诏举频。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

职业忧劳甚,游从笑语真。空令行路叹,没后见清贫。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宋代· 张栻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宋代· 张栻

逮此闲暇日,赖有先世书。
与子共紬绎,舍去情何如。

和张荆州所寄 其五

宋代· 张栻

明时未可废谭兵,壮岁宁容便乞身。何人为向沙头去,凭仗慇勤一问津。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五 菊隐

宋代· 张栻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上巳日晚登裴台自仲春凡三登

宋代· 张栻

前日看花地,重来对落晖。雨馀山著色,沙没水初肥。

寒食家家出,残红树树飞。还同二三子,及此咏而归。

初春和折子明岁前两诗 其一

宋代· 张栻

古今同活法,妙处在阿堵。浮云不作祟,白黑可坐数。

穷冬掩关卧,岂为作诗苦。挑灯读韦编,至味可深咀。

关于诗人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