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鳗井

宋代· 林景熙

云根藏海眼,灵物此中蟠。
吐沫晴岩雨,飞阴夏木寒。
何年化龙去,半日待潮看。
消长从谁问,微吟倚石阑。

游九锁山·入九锁山门

宋代· 林景熙

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邻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他生修得清缘在,似扣金堂觅大还。

挽徐若翁

宋代· 林景熙

化鹏有便风初积,栖鹏无端日已斜。
绝漠亦传垂死偈,故朝曾是劝忠家。
层霄梦断关山笛,深雪魂归院落花。
公论盖棺应自定,犹言遗德在东嘉。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陶宴岭

宋代· 林景熙

右笑拂青问隐君,千岩秋色此平分。
当时宴坐无人识,唯有松风共白云。

重游镜曲次韵

宋代· 林景熙

青眼重逢白发新,旧游却恐是前身。
野鸠妒客招呼雨,江燕随人管领春。
曾附仙舟追李郭,独提诗律继黄陈。
镜中恨不移家住,山水苍苍老钓纶。

雨土

宋代· 林景熙

丰凶不可问,疑入瘴乡春。
高汉枯无润,刚风吹作尘。
园林霜后色,樵牧雾中身。
四望荒荒白,谁为洗日人。

郑宗仁会宿山中

宋代· 林景熙

挑灯怀旧梦,移席近春泉。
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徒工末树,粦出雨余田。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赠泰霞真士祈雨之验

宋代· 林景熙

火旗焰焰烧刊垠,蒺藜满道风扬尘。
槁苗无花不作谷,老农扶杖田头哭。
哭声不为填沟渠,室罄何以供官轮。
檄龙呗佛寂不应,晰蜴那能擅权柄。
泰霞真士鞭风霆,绿章叩天天亦惊,
玄云沛雨起肤寸,点点都是盘中饭。
须臾收斂归无声,翩然驾虬出山城。
我闻调元功自古,亢为常暘伏常雨。
庙堂有道司牧良,坐看玉烛开金穰。
淮南捕蝗蝗更在,饥蛟齿入陆成海。
肥羊日日供大官,论功乃使专黄冠。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宋代· 林景熙

老来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飘飘御风远,银阙开九天。
虎豹不见嗔,岂予有仙缘。
玉座覆红云,香炉霏紫烟。
黄冠立小兆,冉冉导我前。
下土蚁虱臣,微衷怀欲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寔制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苏倒悬。
皇灵闵臣请,曰其启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飚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盈田。
沈思喜且惊,魂交非偶然。
士抱当世忧,天犹为之邻。
况此咎证臻,庸非燮理愆。
贞观有房杜,斗米曾三钱。

六言

宋代· 林景熙

沙鸥对立机外,胡蝶相逢梦中。
帆去帆来野水,花开花落春风。
流水独吟花迳,好山重约云门。
茶瓯疏竹孤寺,桐角斜阳远村。

酬合沙徐君寅

宋代· 林景熙

归鹤悠悠度海迟,间来野寺看僧棋,
乡心荔子薰风国。客路槐花细雨时。
天地一身愁自语,江湖诸老澹相知。
乌丝醉后淋漓墨。片月娟娟照砚池。

和监簿山中自寿

宋代· 林景熙

梅传春信菊延秋,万壑千岩引胜游。
明月半船招贺监,清风满袖挹浮丘。
意间自得琴书乐,身隐犹怀畎亩忧。
但得八荒皆寿域,饭疏饮水亦何求。
关于诗人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