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师当亨会,真贤上贵途。骥程轻历块,鹏运狭抢榆。
大器方膺用,清风自少徒。危言忘世忌,直道得神扶。
廪粟常周急,囊衣异弗娄。临戎资远略,进读待名儒。
位峻升中执,胡骄赖北狙。殊邻摧桀骜,正路屏榛芜。
机务参筹幄,恬波静海隅。高名乔岳重,劲节老松孤。
众望归钧席,群生入化垆。幽遐通滞塞,愁郁变怡愉。
明哲咸推甫,深忠独许壶。上枢俄任德,冢辅适容愚。
清燕常陪论,丹诚得尽输。协心安国本,罄宇保民苏。
知止频思退,遗荣遂恳图。连章倾悃愊,重责厌忧虞。
物议皆嗟去,宸言勉赐俞。四朝全始卒,一代足师模。
恣逐林泉乐,几忘仆马痡。韩城穷近赏,嵩谷喜深趋。
飞溜星分派,奇峰笋迸株。买山兼胜得,卜宅与真俱。
寿考何人及,优游举世无。神颐紫虚观,迹谢赤墀涂。
不意烦诗笔,勤来恤病躯。龙章惊表裸,雀弹枉投珠。
酬唱情虽接,仙凡路尚殊。终期解官绶,先约造灵区。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垆。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
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夔从二疏。公持俭节出天性,下建万世清风孤。
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自此閒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
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天姿瘦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
中含婉媚更可爱,十葩万萼争春敷。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衒天工夫。
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
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公之佳婿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
矜奇恃俊颇自放,质之公法惭豪粗。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
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归来一一戒儿侄,秘重世与家谍俱。
重巾密橐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颔珠。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
尧历方归圣,虞琴始就声。不先惟帝飨,孰见事天明。
谷旦诹阳复,鸿仪备吉行。宸襟正祗谨,阴孽忽孳萌。
淫雨频兴阵,寒花几坠琼。多言摇改卜,上意益专精。
宗社敷冥祐,穹苍答至诚。斗收连日晦,并与祀时晴。
待晓披阊阖,凝旒下紫清。真廷陈洁馔,亲庙展嘉牲。
爱旭辉黄道,非烟护綵城。旌旗停藻卫,铙吹起严更。
冕服祛繁饰,坛壝即自成。晶荧奠琮璧,和雅荐英茎。
继志还虚次,尊神戒侧迎。千龄俄受胙,万乘已旋衡。
峣阙层霄迥,通衢众目倾。疏刑空犴狱,霈泽浃寰瀛。
统业恢长治,生灵入太平。因知却徽号,传迹固难名。
非才忝四邻,待罪涉一纪。妨贤得云久,不退不自耻。
永厚复土初,叠奏犯斧扆。乞身临本邦,多疾便摄理。
帝曰吁汝琦,辅翼甚劳止。今俾尔荣归,揭节治故里。
均逸向盛辰,宠异固绝拟。整装将北辕,羌衅兆西鄙。
俄易帅感秦,旰食论所倚。艰难恶敢辞,奔走奉寄委。
天声方震扬,狡穴惧夷毁。款塞械凶酋,唯幸赦狂诡。
疆事计日宁,拙疹乘衰起。披诚叩上仁,再遂守桑梓。
尪疲解剧烦,宴息良自喜。园池昔恢拓,顾览尽遗轨。
独于北堂北,地胜失经始。前人欲兴作,就此创基址。
中辍如有待,命我成斯美。鸠材亟僝功,因陋谨增侈。
芳林环密阴,鲸口下洹水。吾堂据其阳,万象来明炜。
匪直怡病襟,间足具宾簋。僚属请吾名,在景或在己。
吾谓夸风光,未若尊制旨。视榜以思报,义实昼锦比。
或笑此翁愚,荣极尚不已。乡闾得暂休,胡自勤勤耳。
吾曰勤虽愚,吾虑亦长矣。天地施大恩,报上尽蝼蚁。
终期谢贵仕,归第保颓齿。吾舍与公居,相去百举跬。
岂无贤太守,有意待园绮。安车时一来,为我此加礼。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