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祖教双修日用间,芳醪不饮自朱颜。欲知难老真消息,曾饵融峰九转丹。
天资孝友本生知,不愧周人七子诗。绝妙好辞旌至性,丰碑千古奉坟祠。
潮神千里若云雷,日月如期早暮来。景觅东楼天下少,帘帷长对海门开。
莫笑生涯一叶舟,江湖来往自悠悠。丝头漫有潭中意,逐浪鱼儿不上钩。
天台雁荡去寻真,往复秋冬过七旬。不是君恩山岳重,肯教归作自由身。
唐嗣几危国步艰,梁公忠力世难攀。不辞鼎镬君臣际,为正朝廷子母间。
今见裔孙仍白首,去从幕府绾青纶。旌贤有后十二代,转觉勋名重泰山。
行美文精即擅场,不论京国与江乡。乡人若问吾归计,已叩天阍第九章。
不道夫差势独夫,因持越计败全吴。陶朱智则诚为智,欲把忠臣比得无。
千灯传静刹,四绝号虚堂。已是金银界,仍为翰墨场。
睿简从朝议,佥俞协帝畴。受釐延贾傅,给馈美酂侯。
会府居功最,朝廷锡命优。思皇今在旦,归去赞宸猷。
道妙无为无不为,从他是是与非非。更须进步如平地,百尺竿头向上机。
隐侯诗价满东吴,八咏诗章意思殊。世说当年清瘦甚,不知全为苦吟臞。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