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牡丹与诸季申伯小酌

宋代· 李纲

牡丹家中州,尤者西邑洛。姚黄妃魏紫,馀品皆落寞。

南方瘴疠地,寒暑互参错。浪蕊与浮花,未春先已作。

安能萃和气,孕此木芍药。今朝眼忽开,数朵到书阁。

郁然兰蕙芬,烂若云霞烁。虽非千叶繁,香色亦不恶。

花王苗裔远,气格尚宏廓。群芳类凡禽,累百惭一鹗。

把酒共对之,寄意良匪薄。无辞倒金樽,坐使花空落。

见报以言者论六事其五皆靖康往故其一谓资囊士人上书以冀复用谪居海南震惧之馀斐然有作 其四

宋代· 李纲

功似赞皇犹远涉,智如鹤相亦来游。世间万事非人力,只有安心百不忧。

入江西境先寄诸季二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闽山行尽碧巉岩,稍见川原云木参。万里瘴岚来海外,一溪烟水到江南。

故人邂逅端如梦,世事纷纭未易谈。铸印墩头家渐近,秋风归骑亦骖驔。

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 其一 牡丹

宋代· 李纲

我昔驱车游洛阳,正值名圃开花王。嫣然万本斗妍媚,彫槛绰约罗红妆。

风枝似响湘浦佩,露苞如浴骊山汤。乍惊照眼国色好,更觉扑鼻春风香。

鞓红檀点玉版白,细叶次第舒幽房。玉奴纤指尚馀捻,鹤翎坐恐随风翔。

就中品格最奇特,共许魏紫并姚黄。千金不惜买一醉,少年浑欲花底狂。

归来试作牡丹谱,未服秉笔惟欧阳。自从游宦多感伤,况此远谪闽山傍。

谛观世味如嚼蜡,惜花未免犹膏肓。亦知春色到庭户,不见此花如未尝。

子于何处得一本,赠我意厚诚难忘。戏言剑浦此为最,聊试呼作道州长。

化工彫刻无厚薄,地气培植非其乡。虽云单叶不入品,无那富艳踰群芳。

愿言爱惜勿嘲诮,且醉玉斝酬韶光。

道勾漏山灵宝观窃睹两朝御书谨成古风

宋代· 李纲

抱疴卧云海,夙夕负深恐。宽恩听旋归,何啻丘岳重。

问津勾漏山,散策宝圭洞。群峰罗翠屏,环合无缺空。

游仙契初心,幽赏恊清梦。却来观宸章,宝气腾螮蝀。

真行杂草隶,笔势极翔动。大小飞白书,飘洒萦舞凤。

恭惟睿智姿,多能本天纵。妙迹藏名山,俾与万世共。

林峦增炳焕,神物劳护拥。惜无深岩屋,荫覆示崇奉。

何当鸠良材,为葺倾压栋。天弧不指狼,中原胡马閧。

九庙未奠居,臣子衔愤痛。岂知炎荒中,奎画得瞻讽。

至哉慱大言,粟麦因异种。天常及诸佛,一一资妙供。

窃于翰藻间,窥见神心用。源流此中来,基本中兴宋。

稽首归琅函,斐然成善颂。

水调歌头(似之、申伯、叔阳皆作,再次前韵)

宋代· 李纲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
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岩桂

宋代· 李纲

闽山气候真不常,浪蕊浮花浑欲狂。团团岩桂著春雨,擢秀不待秋风凉。

微舒嫩叶玉剪碧,巧缀碎颗金排黄。木如犀理自坚致,喷作十里旃檀香。

沙阳满眼皆此树,安得白露零清商。芳根端可伴真隐,他日移植梁溪傍。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 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哭许崧老右丞二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夫子相知一纪前,定交握手自忘年。长松老鹤骨格古,粹玉精金操守坚。

出入三朝昭大节,漂流万里正华颠。皇天不整遗元老,空使苍生共黯然。

著迂论有感

宋代· 李纲

长笑梁溪翁,平生有馀拙。于今欲行古,无乃亦痴绝。

施之廊庙间,放步足已跌。下帷更潜思,又复广陈说。

从来坐言语,得谤今未歇。曾不少创惩,譊譊祇强聒。

惟堪覆酱瓿,讵足议往辙。掉头谓不然,此理君未察。

立言与行事,垂世初不别。身穷言乃彰,贻范有前哲。

周文拘羑里,易象乃成列。仲尼道不行,褒贬代赏罚。

屈原困椒兰,泽畔采薇蕨。离骚体风雅,光可争日月。

虞卿罢赵相,梁魏颇屑屑。世亦传春秋,端为穷愁设。

圣贤垂简编,往往因愤发。避谤不著书,陆子良已黠。

区区祸福间,何足议宏达。泛览古人心,一一可坐阅。

大略观规模,微情析毫发。幽光发干将,潜慝戮饕餮。

会有知我人,玩味为击节。安知千载后,观乐无季札。

岂能继潜夫,粗可仿荀悦。子云方草玄,解嘲何可缺。

过北流县八里游勾漏观留五绝句 其五

宋代· 李纲

洞户沉沉别有天,玉楼珠殿锁霏烟。如何祠馆人间世,破屋荒凉紫府前。

送钱申伯如邵武

宋代· 李纲

钱郎与世苦不谐,胸次徒抱经纶才。行年五十犹未试,蟠蛰虽久愆风雷。

扫除习气趣空寂,华藏重重恣游历。世间幻妄此道真,未必亨通胜穷阨。

我方卧病南海滨,喜君襟抱时相亲。胡为乘兴有所适,使我怅望归飞云。

兵戈格斗何时息,田园将芜归未得。同是天涯流落人,此心炯炯君应识。

闽山六月丹荔枝,火齐堆盘侑一卮。愿言及此复过我,岁晚勿负沧海期。

醉乡我已成真隐,君亦逃禅学苏晋。乐天不醉即谈禅,此外悠悠真须忍。

关于诗人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