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峰诗序 桂华峰

宋代· 李纲

桂华岁岁吐秋风,香满溪城十里中。怪底士夫多折得,移根初自广寒宫。

寄王周士绝句二首 其二

宋代· 李纲

年来百念冷于灰,梦到江湖又一回。从此故人音问近,洞庭秋色雁初来。

蜜蜂

宋代· 李纲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读钱申伯与仲弟唱和次韵见意

宋代· 李纲

未忘世故似梅仙,謦欬那离狗马间。肯信片言功若药,坐使四海安如山。

从来疗疾应须艾,宁有艾丸如许大。扁鹊先知今岂无,和缓高谈良有在。

钱郎志气绝可人,不减风流温太真。新诗欲嗣汲黯直,陋巷更甘原宪贫。

我有故园依北阜,松菊归来知好否。著鞭愿子勉为先,我已摧颓瞠若后。

送周元仲访亲桐庐

宋代· 李纲

西风袅袅水增波,送远其如旅况何。身寓瓯闽饶寇盗,心驰关塞阻兵戈。

羡君有志寻华萼,顾我无因到浙河。若见交游问消息,为言衰病鬓丝多。

休宁县驿舍初见杨花

宋代· 李纲

山馆风光随分好,方塘碧长萋萋草。杨花摇荡入疏帘,又是一年春色老。

题紫岩驿

宋代· 李纲

稚年曾向此途行,半世重来若泛萍。山径车声欣路坦,江村市合厌鱼腥。

连天霜草萧萧白,蟠岭云松郁郁青。久旅怀家归尚远,暮烟残照宿邮亭。

陈兴宗和示耳聋诗颇佳再次其韵

宋代· 李纲

天公有眸子,犹把明河洗。况我聪与明,听乐而视礼。

是心有天游,神用寄双耳。良哉观世音,圆通端自此。

世人竭耳力,所听不踰里。闻性含虚空,物蔽乃为宄。

区区假药医,不若求诸己。虚室既生白,吉祥自止止。

潇洒隐圃翁,灵台湛如水。须识本来人,莫认贼为子。

江月五首 其一

宋代· 李纲

一更山吐月,金篆缭轻澜。清光满四海,独向沙阳看。

桂魄缘空迥,云峰醮影寒。姮娥谩愁思,相对漏声残。

兴宗志宏见和岩桂长篇再赋前韵奉呈

宋代· 李纲

月中有桂光更多,扶疏一轮枝干罗。天风飘下广寒子,岂与凡种同其科。

四时不改碧玉叶,满庭自擢青铜柯。森然众木共培植,无异野鹤群鸡鹅。

秋来隐圃风露冷,喷花看蕊尤婆娑。

圃中自有隐君子,心与世远恬无波。对花度此九秋色,不以物外伤天和。

西邻栟榈更好古,妙年欲制芰与荷。连墙请谒不知倦,宜尔鬓发忘其皤。

天生逸才当有用,委弃寂寞理则那。吾衰尚有惜花意,零落奈此馨香何。

却思梁溪有小圃,只恐松竹荒寒莎。未能归去老三径,且把诗句从公哦。

秋意二首 其二

宋代· 李纲

清霜夜落梧楸树,脱叶惊风陨如雨。一番扫尽一番新,策杖闲将黄叶数。

读孟郊诗

宋代· 李纲

我读东野诗,因知东野心。穷愁不出门,戚戚较古今。

肠饥复号寒,冻折西床琴。寒苦吟亦苦,天光为沈阴。

退之乃诗豪,法度严已森。雄健日千里,光铓长万寻。

乃独喜东野,譬犹冠待簪。韩豪如春风,百卉开芳林。

郊穷如秋露,候虫寒自吟。韩如锵金石,中作韶濩音。

郊如击土鼓,淡薄意亦深。学韩如可乐,学郊愁日侵。

因歌遂成谣,聊以为诗箴。

关于诗人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