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守郑子礼以李北海石室碑见寄辄次山谷老人韵为谢

宋代· 曾畿

吾评古法书,固自有高下。端州遗我石室碑,一字千金恐非价。

莫邪之剑难争锋,李公落笔神气同。诗鸣一代属山谷,草根亦复吟秋虫。

王元渤自湖楚归赠之

宋代· 曾畿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
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东游何当返。
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
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嬾。
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
偶然脱命冰炭里,至今体不胜衣冠。
溪流落尽才如带,想见南池空聚块。
更无小鸭睡枯荷,况有红妆依翠盖。
眼看物变惜年光,明月黄花盍举觞。
知有中秋恐无分,须君满意作重阳。

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

宋代· 曾畿

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著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午窗又为崇,长闭读书眼。
勉旃崇明德,己事不可缓。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懶。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其二

宋代· 曾畿

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论渊源师友,他时派列江西。

广南韩公舶使致龙涎香三种数珠一串戏赠

宋代· 曾畿

千里传闻陆凯,一枝远寄梅花。
虎节无烦驿使,龙涎走送寒家。

郑顾道冲雨见过

宋代· 曾畿

茶橐临门门未开,多泥穷巷遍苍苔。
始知犹胜杜陵老,旧雨客来今亦来。

诸公次韵予复次韵二首

宋代· 曾畿

梅花过后杏花前,嫩蕊装成一盖圆。
恼乱春风为渠了,幽香破睡有明年。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三

宋代· 曾畿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不令成此段,泣涕问苍天。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宋代· 曾畿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閒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游张公善权二洞四首

宋代· 曾畿

自疑身是洞中仙,才出张公又善权。
只道石田无用处,种成玉粒至今传。

次劝农韵

宋代· 曾畿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
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
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
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避寇迁居郭内风雨凄然郑顾道饷酒

宋代· 曾畿

烟雨昏昏一月梅,全家避贼寄城隈。
欲寻碧落侍郎去,遽沐青州从事来。
令我妻孥争洗盏,想公伯仲政传杯。
安能郁郁久居此,且傍茶山松径回。
关于诗人

曾畿(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