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海山楼

宋代· 陈与义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谢主人

宋代· 陈与义

春禽劝我归,主人留我住。
一笑谢主人,我自归无处。
拟借溪边三亩春,结茅依树不依邻。
伐薪政可烦名士,分米何须待故人。

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

宋代· 陈与义

仲冬吉日,风穆气休。
我出刚卯,以寿元侯。
祝融之玉,莫此离方。
元侯佩之,如玉之刚。
攘除厉凶,以迪明王。
南门不键,有室则强。
三肃元侯,既赠既祷。
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游紫逻洞

宋代· 陈与义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廓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着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幙。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次韵家叔

宋代· 陈与义

衮衮诸公车马尘,先生孤唱发阳春。
黄花不负秋风意,白发空随世事新。
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
只应又被支郎笑,从者依前困在陈。

端门听赦咏雪

宋代· 陈与义

云叶垂鸡竿,雪花眩鸾旗。
一天丰年意,飘入万寿卮。
茫茫玉妃班,影乱千官仪。
也知楼头喜,舞态方自持。
教坊可怜女,面赤婆娑时。
天公一笑罢,未觉风来迟。
小儒惊伟观,到笏不敢吹。
归家得细说,平分遗妻儿。
茅檐玉三尺,坐玩可乐饥。
生活太冷淡,侑以一篇诗。

送大光赴石城

宋代· 陈与义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路归马上再赋

宋代· 陈与义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
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
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
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
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
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

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代· 陈与义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寄大光 其一

宋代· 陈与义

心折零陵霜入鬓,更修短札问何如。江湖不是无来雁,只惯平生作报书。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二首

宋代· 陈与义

不管先生巾欲摧,雨中艇子便撑开。
青山隔岸迎人去,白鹭冲烟送酒来。

望燕公楼下李花

宋代· 陈与义

燕公楼下繁华树,一日遥看一百回。
羽盖梦余当昼立,缟衣风争过墙来。
洛阳路不容春到,南国花应为客开。
今日岂堪簪短发,感时伤旧意难裁。
关于诗人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