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太白祠

宋代· 李之仪

爱君独酌板桥句,想君不向稽山时。千载风流同一辙,孤坟数尺埋蒿藜。

文章误人岂当日,声名虽好终何为。譬之花卉自开落,又如时鸟啼高低。

行吟漫葬江鱼腹,鵩来空赋予何之。君不见吾腰耻为小儿折,或车或棹聊为期。

又不见嬴颠刘蹶不到耳,采花摘实相维持。春寒漠漠青山路,厚颜已觉归来迟。

一廛尚冀容此老,与君朽骨分东西。

次韵湖阴韦深道五小诗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书去书来又一年,祇应提处是虚鞭。相逢会得笔头语,莫惜频寻酒里天。

李伯时画马赞

宋代· 李之仪

饮不以鼻,投不以趾。虽梦亦然,理自应尔。吾师东坡,尝有是语。

天机所同,惟伯时父。东坡形容,伯时位置。曹韩少陵,俱落第二。

吾私淑诸,限隔九泉。笔头落处,几至潸然。

和参寥过敝庐留宿因见寄之韵为谢

宋代· 李之仪

及此仲春月,颇欲谢远步。世味久已疏,何惮鱼生釜。

青阴合广除,似失北门路。端知鸡在埘,未愧豹隐雾。

飘萧方外游,缱绻慰迟暮。共待青光来,软语坐良树。

呼风破炎蒸,扣齿却忘虑。逡巡栖鸟惊,不记衣上露。

临分期屡来,此乐复谁与。

柏台自述四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次韵君俞四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文章老去岂能神,犹有残膏占旧名。赋就贾生空自感,诗成侯喜近闻声。

拾尘已信非尝饭,撒豆终知不是兵。多谢嘉篇慰岑寂,便思约伴问归程。

学书十绝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大人相好一百种,几劫修来得到今。不独普贤能演说,淘沙个个得精金。

采石三题 其三 鉴然亭

宋代· 李之仪

温公天下士,百计兴艰危。大厦势已倾,意欲一木支。

功名等山岳,德泽均雨露。奈何谈笑间,而取鬼神怒。

鬼神岂不鉴,忠义当扶持。一见亦何伤,冥路俄与期。

似非理所安,端恐数应尽。邂逅不可逃,纷纷遂为信。

孔子昔有言,既敬亦须远。三复而三思,临风更三叹。

杂咏四绝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老呼稚舞报丰年,极目黄云欲际天。旋捣新粳供晚饭,只愁閒梦搅安眠。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极目湖光彻骨清,无风犹觉尚坚冰。心安处处皆堪乐,未必西南是得朋。

书吴江垂虹亭壁

宋代· 李之仪

三十年惊一世人,衣巾空有泪痕深。他年不为鲈鱼脍,聊欲江干卜近邻。

送李仲益及第调濠州司户还钱塘

宋代· 李之仪

忆昨西湖弄烟月,玉面少年搔绀发。六月正午断人行,坐上无风不觉热。

长安尘沙五月尾,汗透纤絺甚悬水。相逢惝恍秋已深,冰骨令人冷如洗。

吾家谪仙应已朽,采石风流谁可后。却恐骑鲸下紫霄,斯人岂是人间有。

春风标名冠礼部,睥睨英豪皆培塿。三月飞花试集英,笔下光芒射斗牛。

共说唱名须第一,人事天时良可必。大任先当益未能,何谓扬雄老终吃。

沧溟汹涌百怪见,鲸鬣虬髯岂难辨。莫谓卑飞遽自陵,功曹曾是将军愿。

集贤学士文章旧,平日追随今太守。到日应须倒屣迎,还闻下榻南昌秀。

濠上观鱼鱼正跃,携手何人知此乐。妙处期君向上求,可笑蜗牛争两角。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