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延之书书尾戏答

宋代· 李之仪

齿豁童头老可憎,艰难相值历何曾。吹箫问渡愧未达,终有心头一点蝇。

迎晖阁

宋代· 李之仪

霜风吹我衣,日短归路长。放怀即可家,何适非吾乡。

稍闻东南隅,胜致寓一方。超然世外人,鸡黍随低昂。

檐甍辟无际,户牖延初光。孰云日月久,但知岁时康。

每逢会心处,万境不得藏。何当驾修轮,飞云共回翔。

淋漓非所期,远目聊徜徉。庶几蟹眼白,打出鹅儿黄。

次韵子椿游雨花台同长老德正

宋代· 李之仪

胜游自有经年约,佳客难同信步来。无复风烟翳寒日,渐催花柳映高台。

云光故事空陈迹,玉树遗音失旧哀。今昔循环等相视,欲寻归路更迟回。

次韵秦处度同登黄山

宋代· 李之仪

艰生缧绁馀,特尔脱魑魅。殊方窟飘蓬,未免游戏事。

眼力到毛发,抉剔尽奇秘。邂逅平生欢,笑语当歌吹。

曲环岂人谋,明灭殆天吏。慰我云烟期,有腼鸿鹄志。

百年一瞬尔,幸此半日地。聊摅广莫心,无作雍门泪。

画夫子扇

宋代· 李之仪

烟梢云顶石藏根,溪压舆梁晓乍分。车盖定寻何处路,皇皇犹想为斯文。

南乡子(夏日作)

宋代· 李之仪

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风送花花几阵香。
角簟衬牙床。汗透鲛绡昼影长。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画角悠悠送夕阳。

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次韵牡丹四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我老迂疏合灌园,强来乘障负初暄。多情似识伊川旧,宛是韩公第一根。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俛仰谁为荆棘,峥嵘漫自波涛。休说花砖步日,旦寻烟雨飞鸼。

书长干僧房

宋代· 李之仪

异日延禅地,今朝选佛场。真身瘗坚固,层级韵琅当。

雨洒家家润,灯传处处光。曾将一则语,要路截诸方。

筑城词效张籍体

宋代· 李之仪

齐眉去,朝天回。一声号,千声催。土匀才布一抟许,试锥只恐锥锋摧。

万仞连云绝川路,胡骑回还不敢觑。但云本是汉家地,如此携家渡河去。

渡河去,莫回头。汉家人人要首级,渭州门外签尔喉。

送俞叔通归四明

宋代· 李之仪

终军弃关繻,李斯逐黄犬。功名事业自有时,咄嗟所得亦蹇浅。

雷奔电掣千里雨,鱼变为龙如掌反。侯嬴抱关谁复论,公子感之在一言。

担簦屐履遍列国,平揖相印须臾间。箦中不死魏齐困,口中舌在天应旋。

莫叹髀肉消,休悲釜生鱼。挥斥八极神不变,秦人岂识照乘珠。

气吁虹蜺亘天地,有时一笑海可枯。泰山排云天下小,纷纷何足论贤愚。

得君本如此,君知我无朱。几年飞鸣共抢榆,长惭瓦砾参璠玙。

都城踰月同朝晡,蹩然别我还旧庐。引君一杯酒,洗君衣上尘。

我歌虽促非酸辛,未忍祝别惟加飧。直教探取虎穴子,西来射策黄金门。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