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潦倒忘衰日,风流袭垫巾。未能分朽骨,还此挹馀尘。

吊古无千载,伤心为一颦。依稀如到眼,气类信吾人。

初得马骑

宋代· 李之仪

有两龙驹慰陆沈,四年河海每关心。今朝款段聊乘兴,矍铄犹堪寄好音。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

宋代· 李之仪

晚来又有数点雨,声入乡人拭泪中。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愁深夜却回风。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

试陈瞻

宋代· 李之仪

卧听风声坐见山,此生长寄有无间。等閒撇起能知病,莫厌萧萧雪满颜。

再领玉局昔东坡翰林作诗送戴蒙有玉局他年第几人之句后自岭外归遂领玉局予复官亦得之坡今亡矣怅然有怀

宋代· 李之仪

东坡因地夙相亲,玉局终为继戴人。禄仕岂知承末轨,恩光又许袭前尘。

青蝇附骥元非援,白玉无瑕晚更真。泉下有灵应首肯,不随凡劣易缁磷。

濮道甫挽词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倜傥胸襟孰可侔,生平行乐自优游。坐忘更漏棋盈局,醉彻笙歌月满楼。

千顷田园常富足,几朝冠盖旧交游。佳城今日悲埋玉,亘古传名信不休。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宋代· 李之仪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

蓦山溪(采石值雪)

宋代· 李之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谢慕容若禔惠橘皮汤用前韵

宋代· 李之仪

有幻色身同一煮,谁振杨枝洒甘雨。一息不御百虐随,邪正交差穷脉缕。

昔人有术我得早,自约初到必与语。日来静坐不能遣,痞嗌忽作河豚怒。

腹肠迤逦吼雷霆,呕哑缤纷杂珠雾。吾僚恩勤漫驰告,果为新留陈辄去。

君臣辨正参苦良,物物经营本农祖。一杯狼籍走三彭,再啜逡巡失魔女。

恍疑身在清凉国,无异金堂逢石乳。便当窜入经验法,何用忉忉增补注。

多惭世语必见临,不会作客劳烦主。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涔涔梅雨涨江滨,耿耿僧房借钵人。秀色惊回随念到,孤怀赢得暂时新。

何妨一笑空诸有,更觉三摩净六尘。忧患年来倍伤感,送君衰泪不容贫。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栽桑插柳展沟塍,共趁清明力倍增。分得这般穷伎俩,却应苦行过于僧。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