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金柔火老

宋代· 李之仪

金柔火老,
欲避几天地。
谁借一檐风,
锁幽香、
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
如膜遇金篦,
流水外,
落花前,
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
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
驾云轸,
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
空感旧时声,
兰易歇,
恨偏长,
魂断成何事。

失题九首 其三

宋代· 李之仪

君方陵愈我惭郊,大瓠为舟浪自要。老矣独期云駃便,归与长负桂丛招。

峥嵘红橘迎风密,点滴安榴掠望烧。多谢□萌滋味永,便思飞步到杨寥。

为僧作石菖蒲赞

宋代· 李之仪

叶磨数仞剑,惟有清风剪不断。根乱一窝丝,缠定白云寒不散。

水无沙,石无苔,师乎一片心清哉。

浴南寺园头求诗

宋代· 李之仪

一重洗尽一重生,尘垢昏人不自醒。会得栽茄种瓜意,始知松竹本来青。

送忠禅老

宋代· 李之仪

我初游丛林,得人如满月。细披云雾间,桂影若可掇。

旋转二十年,相半分会别。暮途喜可掬,妙语等冰雪。

告我第一义,光艳忽振发。老魔俱辟易,善类随击拂。

是真万里足,一举安能辍。径山光暂韬,夜气尤昭彻。

异时摩聊老,荐藉意甚切。子果识至人,指顾石必裂。

出我连城珍,郊庙冠前列。无令刖足翁,二献文为拙。

试陈瞻

宋代· 李之仪

阳关才断一声歌,已觉离愁万斛多。谁信邮亭槛车际,便惊风露隔关河。

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宋代· 李之仪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次韵米元章

宋代· 李之仪

蹭蹬生涯可否间,强扶衰绪欲观澜。蓬生虽托麻方直,器就宁嗟木是蟠。

晚寄乡闾端有谓,时容鸡黍共论欢。连城未荐难为璞,莫与坚珉一眼看。

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宋代· 李之仪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蓦山溪·神仙院宇

宋代· 李之仪

神仙院宇,
记得春归后。
蜂蝶不胜闲,
惹残香、
萦纡深透。
玉徽指稳,
别一般情,
方永昼。
因谁瘦?
都为天然秀。

桐阴未减,
独自携芳酎。
再弄想前欢,
拊金樽、
何时似旧。
凭谁说与,
潘鬓转添霜,
飞陇首。
云将皱,
应念相思久。

又道服赞

宋代· 李之仪

浓眉深眼,出尘之相。幅巾燕服,经世之状。有时收沙界于一粒粟,忽然乘长风破万里浪。

固知透过六轮,可谓森罗万象。本谁鼻端挥斤,先生信是神匠。

邂逅故人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湖山胜处得君家,怀祖曾于膝上誇。不见多年应宦远,相逢何事却天涯。

朱弦无复来湘水,骏骨分明产渥洼。闻道贤劳多野处,新醅聊寄傲霜花。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