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溪自赞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蒿目以游千世,铁心以践其志。有时端委以即事,忽尔卖针而买醉,岂所谓逆行顺行莫测者欤。

盖得之自是不得,是以听天命而已。

次韵梅花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

苏子瞻因胶西赵明叔赋薄薄酒杜孝锡晁尧民黄鲁直从而有作孝锡复以属予意则同也聊以广之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莫厌薄酒薄,莫恶丑妇丑。君不见王寻百万驱虎豹,千兵扫荡同拉朽。

又不见高堂笙歌午夜饮,明日哭声喧正寝。莫厌薄酒薄,到头一醉亦足乐。

莫恶丑妇丑,携子弄孙同白首。高飞远走固亦乐,莫救眼前忘时后。

维扬会张曼老陈莹中分韵得柳字

宋代· 李之仪

我生固有地,物物皆可口。身行半天下,荐饥无不有。

读书恨未博,每索多掣肘。一逢可意人,似对灵和柳。

老来益落寞,永日类中酒。北舟得二妙,洗尽平生垢。

参军欲陵春,记室寒挂斗。雍容送落日,百衲为抖擞。

崎岖等外惊,瞥眼自妍丑。真乐极胡越,谁可论不朽。

昔人固欣慕,仅欲操箕帚。堂皇几千仞,未易窥户牖。

逡巡即千里,转盼百年久。一笑且低回,朱颜今皓首。

戏子微兼次韵陈君俞寄题兰皋

宋代· 李之仪

和风暖日作霜天,冰雪相投岂偶然。特枉新诗咏陈迹,便同佳趣赏当年。

学优曼倩三冬足,才过荆州十部贤。为问醉衾应好在,莫教痴望似蚕眠。

宝觉昕长老画赞

宋代· 李之仪

法云地中得度,慧炬光里法身。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

偏解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且道有相无相,休云是真非真。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试陈瞻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雉堞回环半倚山,泉声风顺响潺潺。从来省事惟便静,他日端能忆此间。

学书十绝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雨后阶庭物物新,睡馀攲枕悄无闻。只疑日脚随人意,百刻香才过一分。

俞清老画赞

宋代· 李之仪

说着便知姓名,见者谁不欢喜。虽如自起自倒,要乃无此无彼。

冥冥三板缘中,随处逢场作戏。欲问涅槃一路,头头只在这里。

秦太虚寄书云想君在毗陵广坐中白眼望青天也因录此语为寄兼简诸君

宋代· 李之仪

白眼望青天,我乃厌多酒。秦郎才语新,高低秀蜀柳。

春风昨夜来,传书自江口。固为愁水光,物物惭我丑。

归程无日多,僧窗不惊帚。投怀二三子,自许口不朽。

笑言忌有累,盏斝来所有。莫问夜如何,为君专一斗。

灵源禅师真赞

宋代· 李之仪

滔滔汩汩,莫知其出。汪汪洋洋,随圆随方。故八万四千偈不离于当处,而五千四十八卷皆作戏于逢场。

山谷老人所以强名之而无愧,姑溪居士又从而雪上加霜。

咄,只这便是灵源叟,何须更上炤默堂。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