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吏散庭空昼掩扃,行春只到柳边亭。唱酬共喜摛鸿藻,来往何劳笑白丁。

一笑歌呼从自醉,几年燠暍为谁醒。定知细札褒扬后,名入麟台汗简青。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 其二

宋代· 朱熹

门前车马客,无非朝大夫。问公独何事,中岁遽此图。

长安二三公,发白形枯臞。隐忧念名节,亦有此乐无。

读道书作六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白露坠秋节,碧阴生夕凉。起步广庭内,仰见天苍苍。

东华绿发翁,授我不死方。愿言勤脩学,接景三玄乡。

清江道中见梅

宋代· 朱熹

今日清江路,寒梅第一枝。不愁风袅袅,正奈雪垂垂。

煖热惟须酒,平章却要诗。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

留秀野刘丈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一去屏山今几春,归来三径但荒榛。剪除便觉风烟好,徙倚还惊物色新。

楼外千林遮去路,阶前一水恋行尘。劝君更作留连计,同社追游苦未频。

拟古八首 其五

宋代· 朱熹

郁郁涧底树,扬英秋草前。与君结欢爱,自比金石坚。

金石终不渝,欢爱终不疏。一夕远离别,悠悠在中途。

相思未云变,音容定何如。伤彼三春蕖,灼灼层华敷。

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夫君来何晚,贱妾长离居。

两绝句送顺之南归 其二

宋代· 朱熹

几年江海事幽寻,遍兴云僧话此心。今日肯来论旧学,岁寒犹恐雪霜侵。

和戴主簿韵

宋代· 朱熹

平生本自好楼居,况接高人永昼馀。共喜江山入尊俎,从教幕府省文书。

感君肯出新诗句,恨我终思旧草庐。拟借韦编订龙马,免推纳甲话蟾蜍。

易二首 其一

宋代· 朱熹

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次韵傅丈题吕少卫教授藏书阁

宋代· 朱熹

西楼谁与共闲居,茂树婆娑清昼馀。大隐祇今同一壑,行吟非昔似三闾。

揣摩心事惟黄卷,料理家传亦素书。更凿寒泉供漱石,世纷不拟问焉如。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二诗 其二

宋代· 朱熹

贻牟夙昔但声歌,今见郊园乐事多。且喜瓯窭符善祷,未须芦菔颦妖娥。

霞觞政自誇真一,香钵何烦问毕罗。我欲卖刀来学稼,不知还许受廛么。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丈兼简王宰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几年寂寞掩柴扃,抱膝长吟竹下亭。不向参同论纳甲,且将耘耔付添丁。

思玄赋罢惊遥举,止酒诗成恨独醒。却笑春风两蓬鬓,飘萧无复旧时青。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