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 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宋代· 朱熹

锦文缕切劝加餐,蜃炭扶留共一柈。食罢有时求不得,英雄邂逅亦饥寒。

黎岭西南水石佳处不减庐阜戏呈子厚

宋代· 朱熹

谷深石瘦水潺潺,便是楞伽折桂间。珍重下邳圯上客,一年几度到庐山。

百丈山六咏 其二 小涧

宋代· 朱熹

两崖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

芹溪九曲诗 其五

宋代· 朱熹

五曲峰峦列翠屏,白云深处隐仙亭。子期一去无消息,惟有乔松万古清。

承事卓丈置酒白云山居饮饯致政储丈叔通因出佳句诸公皆和熹辄亦继韵聊发坐中一笑

宋代· 朱熹

老去读书秋树根,山林儿女定谁尊。偶缘送客来僧寺,却似披云卧石门。

物外祇今成跌荡,人间何处不啾喧。一杯且为阳关尽,双目从教别泪昏。

桐庐舟中见山寺

宋代· 朱熹

一山云水拥禅居,万里江楼绕屋除。行色匆匆吾正尔,春风处处子何如。

江湖此去随沤鸟,粥饭何时共木鱼。孤塔向人如有意,他年来借一蘧蒢。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无复律吕笑览之馀赐以斤斧幸甚 其五

宋代· 朱熹

我居深山中,茅舍破不补。上见风搅林,下有云承宇。

闻公落新宫,户牖不可数。懒惰心力衰,念公亦良苦。

送单应之往閤山 其二

宋代· 朱熹

回首名山我旧游,曾将风袂挹浮丘。如今不及台边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和择之韵

宋代· 朱熹

仰止平生旧,今年得得来。举头天一握,倚杖雪千堆。

讲道心如渴,哦诗思涌雷。出山遗语在,归骑莫徘徊。

武夷精舍杂咏 茶灶

宋代· 朱熹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用丘子服弟韵呈储行之明府伯玉卓丈及坐上诸友

宋代· 朱熹

我是溪山旧主人,归来鱼鸟便相亲。一杯与尔同生死,万事从渠更故新。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