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得眠意二字赋醉石简寂各一篇呈同游诸兄 其二 简寂

宋代· 朱熹

天秋山气深,日落林景翠。亦知后骑迫,且复一流憩。

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

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空馀醮坛石,香火谁复继。

更怜韦刺史,五字有真意。虎竹付归人,悲风起横吹。

沉吟向绝迹,浩荡发幽寄。来者知为谁,念我傥三喟。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其十七 听雨舫

宋代· 朱熹

綵舟停画桨,容与得攲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

次秀野杂诗韵 其二

宋代· 朱熹

一篑工夫莫坐谈,便教庭际涌千岩。眼中水石今成趣,物外烟霞旧所耽。

泉细寒声生夜壑,香销暝霭变晴岚。儿童也识幽栖地,共指南山更近南。

游密庵

宋代· 朱熹

弱龄慕丘壑,兹山屡游盘。朝隮青冥外,暮陟浮云端。

晴岚染襟裾,水石清肺肝。俯仰未云已,岁月如飞翰。

中年尘雾牵,引脰空长叹。旷岁一登历,心期殊未阑。

矧此亲友集,笑谈有馀欢。结架迫弯埼,徙倚临奔湍。

共惜前古秘,今为后来观。落景丽云木,回风馥秋兰。

林昏景益佳,怅然抚归鞍。谅哉故山好,莫遣兹盟寒。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 其三

宋代· 朱熹

东头不见西头是,南畔唯嫌北畔非。多谢圣门传大学,直将絜矩露天机。

百丈山六咏 其六 瀑布

宋代· 朱熹

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

秋夕二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公门了无事,吏散终日闲。凉叶何萧萧,悲吟庭树间。

琴书写尘虑,菽水怡亲颜。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

诗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知君挂席下清江,未见香炉意已降。直上新泉得雄观,便将杰句写长杠。

芹溪九曲诗 其三

宋代· 朱熹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回头点检仙踪迹,万顷白云时自闲。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代· 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淳熙戊戌七月廿九日早发潭溪西登云谷取道芹溪友人丘子野留宿因题芹溪小隐以贻之作此以纪其事

宋代· 朱熹

我来屏山下,奔走倦僮仆。亭亭日已中,冠中湿如沐。

访我芹溪翁,解装留憩宿。茗碗瀹甘寒,温泉试新浴。

抖擞神气清,散步支筇竹。芦峰在瞻望,隐隐见云谷。

顿觉尘虑空,豁然洗心目。君居岘山西,高隐志不俗。

窗几列琴书,庭皋富花木。往来数相过,主宾情意熟。

开樽酌香醪,謦欬话衷曲。从容出妙句,满幅粲珠玉。

邀约登赫曦,襟期伴幽独。兹游得良朋,道义推前夙。

扁字为留题,深愧毛锥秃。

游密庵得空字

宋代· 朱熹

欲觅仙洲路,须乘万里风。饮泉云出岫,卧岭月流空。

永夜浑无寐,悲歌莫与同。起来残树影,清绝小楼东。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