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玉笥山连都水坑,拂云楼殿对峥嵘。君归后夜无馀事,卧听寒泉落涧声。

训蒙绝句 太极图

宋代· 朱熹

性蔽其源学失真,异端投隙害弥深。推原气禀由无极,只此一图传圣心。

武夷七咏 其三 画鹤

宋代· 朱熹

谁写青田质,高超雁鹜群。长疑风月夜,清唳九霄闻。

自方广过高台次敬夫韵

宋代· 朱熹

素雪留清壁,苍霞对赤城。我来阴壑晚,人说夜灯明。

贝叶无新得,蒲人有旧盟。咄哉宁负汝,安敢负吾生。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五 劳农

宋代· 朱熹

四体久不勤,筋力坐驽缓。何事两山阿,离离豆苗满。

多谢植杖翁,居然见长短。

训蒙绝句 体认

宋代· 朱熹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试验操存功熟后,隐然常觉在中明。

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

宋代· 朱熹

扣角听君悲复悲,壮心未已欲何之。交游半落丘山外,离别偏伤老大时。

尚喜渊潜容贾谊,不须日饮教袁丝。病馀我更无憀赖,勉为同怀一赋诗。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二 折桂院黄云观

宋代· 朱熹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

挽吴给事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熹

粤自辞神武,超然绝世纷。前身疏太傅,今日范忠文。

圃树寒留月,湖波冷浸云。悬知千载下,此地想遗芬。

伏承示及毛公平仲墓铭且索挽诗熹不及识毛公而爱重其文旧矣义不可辞顾已不及其虞殡姑以数句

宋代· 朱熹

毛公神仙骨,误落世网中。髫龀出奇语,砉然惊乃翁。

弱龄翰墨场,不言已收功。亭亭绝世姿,皎皎冰雪容。

顾步一长啸,笙鹤翔秋空。调高听者稀,老去竟不逢。

一朝谢尘浊,泠然跨刚风。回头叫安期,举手邀韩终。

千秋有遗想,一往无留踪。平生故人心,洒涕铭幽宫。

斯人不可见,斯文鬼神通。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三

宋代· 朱熹

莫惜临行酒一杯,看君上马古城隈。相望两地无多远,频寄音书与雁来。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二

宋代· 朱熹

窥临事若何,请从圆通说。逶迤山门路,悄茜踪篁列。

溪仍侯家名,屋是孱王设。何救黍离歌,喟焉伤覆辙。

关于诗人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