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节推挈内归宁池阳并李察推往南康军嫁妹二君同行

宋代· 梅尧臣

江上双画舸,风帆或先后。晚共泊芦洲,欣同幕中友。

一过长风沙,一住贵池口。当时骢马客,今是凭熊守。

每怜诸女贤,与婿来为寿。上去至南康,嫁妹事箕帚。

不畏杨澜险,不为庐峰秀。二君情义著,我送何须酒。

送吴照邻都官通判成都

宋代· 梅尧臣

君家妇何贤,舍舟具车毂。
五年梦在梁,三年行向蜀。
迢递今日同,辛勤昔时独。
看花久莫留,买锦慰不足。
归来儿女大,婚嫁应相续。

逢王公慥太博

宋代· 梅尧臣

驽马不惜蹄,出门莫畏泥。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但怪苍鬓色,斑斑俯铁骊。
少立不及语,交策或东西。
向晚我还舟,君来访长堤。
对论出处迹,存没生悲啼。
勿言少壮日,志意吐虹霓。
而今七不堪,懒又甚於嵇。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

宋代· 梅尧臣

今年花似去年新,去年人比今年老。
我劝厚地一杯酒,收拾白日莫苦早。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宋代· 梅尧臣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

宋代· 梅尧臣

楚山岂无铜,楚匠岂不工。
大炉常乏铸,碧炉那得充。
积弊在乡县,孰肯以利笼。
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
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
此乃事可久,山深山自通。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宋代· 梅尧臣

纫丝作长带,正胜茱萸纹。
冉冉仍垂绋,{左帛右炎}{左帛右炎}自有薰。
鲜华非称我。修饰未如君。
曾不日来取,贤哉知礼云。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宋代· 梅尧臣

雪与春归落岁前,晓开庭树有余妍。
杨花扑扑白漫地,蛱蝶纷纷飞满天。
胡马嘶风思塞草,吴牛喘月困沙田。
我贫始觉今朝富,大片如钱不解穿。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宋代· 梅尧臣

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送罗职方知秀州

宋代· 梅尧臣

陆云尝誇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送泾州良原何鬲主簿

宋代· 梅尧臣

春风入边碛,二月沙草生。
胡马自偷牧,汉农宁废耕。
薄田刈晚谷,又饷防秋兵。
县版固当重,调轻无与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宋代· 梅尧臣

宫井蛟龙夭矫垂,晓缾初汲渴禽窥。
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碗知。
九酝酒醇由此得,小团茶味为留迟。
合门地脉应相似,翰苑曾邀咏昔诗。
关于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