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漕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宋代· 梅尧臣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杜鹃

宋代· 梅尧臣

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

宋代· 梅尧臣

南方小儿才读书,往往得官呵路衢。
君今五十始作掾,手板青袍非壮图。
况来桐汭水上城,折腰强颜休叹吁。
城西古祠能致雨,岁不有旱民无逋。
民乐未央君可娱,旧俗不与吾乡殊。

依韵和挺之晨起见寄

宋代· 梅尧臣

浅水不堪泛,暗滩时激声。
晨都望迢递,穷旅思屏营。
芳草同谁藉,投壶自唤名。
得君晨起咏,远远见交情。

依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

宋代· 梅尧臣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
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陆机宅

宋代· 梅尧臣

我思陆平原,废宅荒草深。
才高乃速祸,事往不可箴。
饥乌噪树颠,野鼠窟庭阴。
黄耳亦已死,家书无复寻。

送阚令之潭州宁乡

宋代· 梅尧臣

秋风逆水急,挂席飞鸟轻。
三江去虽远,一日行几程。
朝辞洞庭岸,暮抵巴陵城。
长沙古建国,地狭赋薄征。
邑宰爱民者,选荐岂非精。
既曰处民上,固当知民情。
民居篁竹间,山獠相杂并。
教道苟未至,毫发心起争。
太刚易断折,太柔难搘撑。
贵在得中道,於焉无近名。
闻多不祥鸟,似鴞何足惊。
远方此为常,慎勿心屏营。
贾谊度湘水,为文吊屈平。
因君寄杯酒,为我酹贾生。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宋代· 梅尧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
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
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
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
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
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
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
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
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
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末途逢元珍,果然知品流。
当时守南方,非是寡筭筹。
城空无一兵,有智欲谁诹。
直令韩彭处,奚所施善谋。
在法责固深,屈辱凡几秋。
无人一引手,落穽穷更幽。
乃以诗战我,摐摐排利矛。
用以以击少,左旋而右抽。
困蹙全夺气,奔降且无由。
孰意吾晚节,获奉君子游。
宴屡接其席,行屡接其輈。
遂使西归航,岸泊独淹留。
张侯喜闻馆,坐久月影收。
烛尽继以薪,夜分方还舟。
自古贤与愚,一一为冢丘。
定知不可免,安用计短修。
会须举杯杓,亦莫忘歌讴。

陈浩赴福州幕

宋代· 梅尧臣

梅残杏将坼,杨柳都未堪。
欲赠无所赠,春风吹酒酣。
远山犹带雪,野水已如蓝。
羽檄不应有,诗书自可躭。

夜泊虹县同施景仁太博河上纳凉书事

宋代· 梅尧臣

与君爱清风,移榻就明月。
月落见星繁,星繁如昼热。
沾衣轻露坠,响岸崩湍啮。
坐思都城时,谁许脚不鞋。

回自青龙呈谢师直

宋代· 梅尧臣

共君相别三四年,岩岩瘦骨还依然。
唯髭比旧多且黑,学术久已不可肩。
嗟余老大无所用,白发冉冉将侵颠。
文章自是与时背,妻饿儿啼无一钱。
幸得诗书销白日,岂顾富贵摩青天。
而今饮酒亦复少,未及再酌肠如煎。
前夕与君欢且饮,饮才数盏我已眠。
鸡鸣犬吠似聒耳,举头屋室皆左旋。
起来整巾不称意,挂帆直走沧海边。
便欲骑鲸去万里,列缺不借霹雳鞭。
气沮心衰计欲睡,梦想先到苹渚前。
与君无复更留醉,醉死谁能如谪僊。

送张景纯知邵武军

宋代· 梅尧臣

赌却华亭鹤,围棋未肯还。
方为剖符守,又近烂柯山。
鱼稻荆杨下,风烟楚越间。
小君能赋咏,应得助余闲。
关于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