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育王大觉禅师

宋代· 王安石

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凭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宋代· 王安石

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与寂寥。
不似人间古锺磬,从来文饰到今朝。

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

宋代· 王安石

金陵限南北,形势岂其然。
楚役六千里,陈亡三百年。
江山空幕府,风月自觥船。
主送悲凉岸,妃埋想故莲。
台倾凤久去,城踞虎争偏。
司马坝庙域,独龙层塔颠。
森疏五愿木,蹇浅一人泉。
梲杖穷诸岭,篮舆罢半天。
朱门园渌水,碧瓦第青烟。
墨客真能赋,留诗野竹娟。

寄王回深甫

宋代· 王安石

少年倏忽不再得,後日欢娱能几何。
顾我面颜衰更早,怜君身世病还多。
窗间暗淡月含雾,船底飘颻风送波。
一寸古心俱未试,相思中夜起悲歌。

和平甫招道光法师

宋代· 王安石

鍊师投老演真乘,像劫空王爪与肱。于总持门通一路,以光明藏续千灯。

从容发口酬摩诘,邂逅持心契慧能。新句得公还有赖,古人诗字耻无僧。

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北轩名字经平了,爱此吾能为赋诗。
山雨江风一披拂,箨龙还自有吟时。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四——後苑详定书怀

宋代· 王安石

文墨由来妙禁中,家传岂独赋河东。
平生听想风声早,数日追随笑语同。
御水新如鸭头绿,宫花更有鹤翎红。
看花弄水聊为乐,不晚朝廷相弱翁。

呈陈和叔二首

宋代· 王安石

数椽庳屋茨生草,三亩荒园种晚蔬。
永日终无一杯酒,可能留得故人车。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

宋代· 王安石

老於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
忆我小诗成怅望,锺山只隔数重山。

送吴龙图知江宁

宋代· 王安石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示道光及安大师

宋代· 王安石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寄育王大觉禅师

宋代· 王安石

山木悲鸣水怒流,百虫专夜思高秋。
道人方丈应无梦,想复长吟拟慧休。
关于诗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