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迹岩

宋代· 辛弃疾

地秘岩藏骨,谿灵膝印痕。
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
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
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移竹

宋代· 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宋代· 辛弃疾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余。

读圆觉经

宋代· 辛弃疾

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
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菩萨蛮·万金不换囊中术

宋代· 辛弃疾

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软语到更阑。綈袍范叔寒。
江头杨柳路。马踏春风去。
快趁两三杯。河豚欲上来。

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宋代· 辛弃疾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几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满江红(席间和洪舍人兼简司马汉章太监)

宋代· 辛弃疾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闻道是、一时曾赐,千金颜色。欲说又休新意思,强啼偷笑真消息。算人人、合与共乘鸾,銮坡客。
倾国艳,难再得。还可恨,还堪忆。看书寻旧锦,衫裁新碧。莺蝶一春花里活,可堪风雨飘红白。问谁家、却有燕归梁,香泥湿。

蝶恋花·老去怕寻年少伴

宋代· 辛弃疾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香思怨。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黄沙书院

宋代· 辛弃疾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是形骸。
柴门不用常关著,怕有文殊问疾来。

题鹤鸣亭

宋代· 辛弃疾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鹤鸣亭绝句四首

宋代· 辛弃疾

安石榴花翠竹枝,婆娑其下更何为。
溪流自有无声处,鹤舞不如闲立时。

信笔再和二首

宋代· 辛弃疾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
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关于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