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宋代· 苏轼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
官馀闲日月,湖上好清明。
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酒阑红杏暗,日落大堤平。
清夜除灯坐,孤舟擘岸撑。
逮君帻未堕,对此月犹横。

虞美人

宋代· 苏轼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更复劝花枝。

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

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

宋代· 苏轼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凤翔八观,并叙 其五 东湖

宋代· 苏轼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恍如梦西南。

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

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

新荷弄晚凉,轻棹极幽探。飘飖忘远近,偃息遗佩篸。

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曝晴复戏雨,戢戢多于蚕。

浮沉无停饵,倏忽遽满篮。丝缗虽强致,琐细安足戡。

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岚。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

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彩羽无复见,上有鹯搏䳺。

嗟予生虽晚,好古意所媅。图书已漫漶,犹复访侨郯。

《卷阿》诗可继,此意久已含。扶风古三辅,政事岂汝谙。

聊为湖上饮,一纵醉后谈。门前远行客,劫劫无留骖。

问胡不回首,毋乃趁朝参。予今正疏懒,官长幸见函。

不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暮归还倒载,钟鼓已韽韽。

宿九仙山(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

宋代· 苏轼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宋代· 苏轼

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杜,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宋代· 苏轼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
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
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
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宋代· 苏轼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南歌子

宋代·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

宋代· 苏轼

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
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
王孙本自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
一行作吏人不识,正似云月初朦胧。
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
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
湖成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
(予以颍人苦饥,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境内沟洫,诏许之。
因以余力浚治此湖。)

单同年求德兴俞氏聚远楼诗三首

宋代· 苏轼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
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
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
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赵阅道高斋

宋代· 苏轼

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关于诗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