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

近现代· 陈三立

屋山压雪对寒毡,旗影笳声酒醆前。

方盼泥干缘蝼蚁,坐闻风急逐鹰鹯。

炉烟欲合疮痍气,劫运移支老誖年。

为忆二雏羁绝域,长饥谁挂枝头钱。

庸庵尚书至自沪三月八日携犹子子式命汽车招

近现代· 陈三立

客久看遍门前山,兀倚湖光壁挂杖。

花时台馆颇照眼,亦依蜂蝶媚寻丈。

尚书禊约竟临存,张饮联吟付双桨。

发兴携为玲珑游,魂迎草树初旭朗。

飞车剎那百里外,谈古都杂雷霆响。

临安山势万龙鸾,偏矗一峰如侧掌。

折旋危堑苍霭垂,迭缘梯级出瓮盎。

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

磨崖题刻宋逮明,苏留打字尤倔强。

(九折岩三字为东坡书)绝顶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从呼学士松,下接烟岚浮泱漭。

坡公别摹笠屐图,厕以杨琳眉映嗓。

千载争存好事人,祈盖把茅庇灵爽。

(明知临安县蜀人杨琳别筑亭摹刻东坡像并列己像于右今与三休亭皆倾圮)入憩僧堂饱蔬笋,辟谷少年解供养。

(寺僧不归有号辟谷客居此为设食)空阶红湿牡丹肥,层架碧侵苔藓长。

抔土导寻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荡。

归径依稀衙鼓传,卧治专城泣吾党。

隔岁联登天目巅,重过侠骨闭黄壤。

(去岁游天目故人左南孙宰临安供张伴游今殁将一岁归葬矣)肺腑哀乐通造化,终契裹粮适莽苍。

鸦点摇空落照迷,掉首犹缠天际想。

舟过刘庄感赋

近现代· 陈三立

沉沉万象出楼台,日气初悬金碧堆。

避暑阻兵眠食地,忍寻断梦一人来。

(癸丑夏偕子大恪士留宿及两月今恪士已故)

林诒书自京师至携登扫叶楼

近现代· 陈三立

看遍西山红叶来,江南霜气静楼台。

闲驱疲马寻钟起,晴拂群鹰倚槛才。

堞影参差浮积水,车音迤逦荡长雷。

寒围高竹茶瓯洁,残客犹邀万壑陪。

送文九移居天津

近现代· 陈三立

忆挟阿兄过问津,停车旁睨国无人。

卅年歌哭凭重觅,万影侏儒与作邻。

撼海长鲸迷出没,处裈群虱自昏晨。

蟠胸干莫终飞跃,与割层波溅虏尘。

为石醉六题其师江建霞京卿遗墨册

近现代· 陈三立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

当年聚辇下,逐队尘蒙蒙。

颠倒狎群辈,悲歌燕帝空。

国敝出视学,腾声齐祝融。

救时务变法,灌输破瞶聋。

余亦侍持节,亲睹造士功。

麓山临饯席,啼眼迎霜枫。

一别殉翻覆,茹君万恨终。

石侯辑遗札,印迹留蔫红。

爱才极诱诫,悃愊探无穷。

相知愧未尽,信有研经风。

且征石侯贤,缄髓气谊隆。

湖楼灯火寂,梦痕挂残丛。

怀贤哀窈窕,易代摅孤忠。

冯蒿庵同年八十生日诗

近现代· 陈三立

江海蛉迎盖世翁,十年长我气如虹。

独怜夙夜回天愿,移诵尪羸续命功。

不朽扬云垂绝业,扶倾宗泽郁孤忠。

列仙儒视人伦表,绰约飘髯酒颊红。

挽左南孙

近现代· 陈三立

结邻湖曲笑啼同,酒圣诗豪落眼中。

出管名山非俗吏,竟戕狂药问天公。

陪游忍忆僧床对,娱老翻悲子舍空。

剩检遗编侪作者,流传犹识故家风。

庸庵用游半淞园韵见怀次答

近现代· 陈三立

落魂风月坐,耆旧夜围瓯。

灯火摇深念,帘栊锁断愁。

迭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

湖海同听雁,声声博掉头。

闰五月归张氏女子卧痾沪上嘉定余伯陶主方起

近现代· 陈三立

奔抚孤呻海上楼,药烟灯穗飒然秋。

岂期与物同疵厉,稍欲祈天赦缚囚。

症结竟窥囊底智,风光宛托剡中游。

神州莽莽谁医国,方技余存第一流。

寿陈止存翁七十

近现代· 陈三立

每依群从挹襟期,照坐高寒野鹤姿。

早解逃名余玩世,老犹嗜学益工诗。

湖漪写影须眉古,岩气传馨肺腑滋。

自媚商歌护栖息,天倪曼衍一婴儿。

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

近现代· 陈三立

死别匡床万景徂,魂痕犹啄白门乌。

绵绵歌哭狞飙散,杳杳楼台冷月孤。

渐挽心肝亲浩劫,独支皮骨出晴湖。

吟人隔世衔杯处,手种孩松拂瓦无。

关于诗人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