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行严再和台城路词,以此报之,用白石韵

近现代· 汪东

烛影送寒,吟笺呵粉,前游欢事何许。
瘦筇支万里,好语萦千古。
怀沙任君自赋。
怕潇湘、半迷烟浦。
雁羽漂零,角声哀断,难写此心苦。
君今渝州路。
也悤悤换了,楼燕帘户。
老知斜日近,病怯残秋去。
双鱼寄我相思字,定偿得、凄清孤旅。
还乞与、花开后,重携隽侣

杂拟词 其六 渔家傲·拟易安

近现代· 汪东

寂寞春寒谁与共。
泪痕添得罗衾重。
扶醉起来犹惜憁。
情难纵。
沈吟独把徽弦弄。
弹到阳关拚一恸。
水流花谢知春送。
索性前欢推做梦。
茶烟动。
轻瓯擘破团团凤

点绛唇 余客渝州,而门人旧故先后来者甚众,尊酒相劳,感慨系之。女弟子章璠索词,为赋此解

近现代· 汪东

一种羁情,巴山可似秦淮夜。
艳春初谢。
桃李翻盈把。
十斛明珠,未抵连城价。
欢游罢。
酒阑香灺。
谁共西窗话

倾杯乐 秦淮夜集,呈半樱及同社诸子

近现代· 汪东

屑玉霏谈,注金倾酿,羁怀顿觉清释。
岸柳乍沐,水阁过楫,恰步邻邀笛。
蛮笺蜡苣分题处,倒百樽休惜。
南朝旧恨,都付与、历历冥飞鸿翼。
鬓白从难却少,酒襟诗本,依旧狂心迹。
想再缉荷衣,啼猿争怪我,如何消得。
楚泽行吟,西州沈醉,莫学当时客。
故山北。
还则要、草堂相识

喝火令

近现代· 汪东

幛密鸳鸯锦,鬟低翡翠梳。
分明元是对门居。
因甚杜郎薄倖,十载寄江湖。
天意随人老,年华似水徂。
一春芳事有还无。
过了烧镫,过了杏花初。
过了樱桃时节,依旧雨疏疏

青玉案 和尹默韵

近现代· 汪东

相如消渴恹恹病。
又屈指、秋光近。
可是文君情绪冷。
画楼尘满,玉徽瑶轸。
琴意都成静。
素娥也恨凉宵迥。
碧海青天弄明镜。
缥缈云罗鸿去尽。
音书难寄,梦魂相趁。
何日归期准

留春令 题湖帆夫妇画梅合卷

近现代· 汪东

暗香浮动,傍阑干曲,玉人同倚。
象笔鸾笺带香题,有无限,欢娱事。
绿萼横枝春细细。
是江南风味。
管赵风流见丹青,写一幅,能相寄

好事近

近现代· 汪东

微雨酿春寒,重理熏篝针帖。
帘外柳烟轻漾,是相逢时节。
柳丝依旧碧于烟,衣上旧香灭。
却怪金笼鹦鹉,替人前饶舌

苏幕遮

近现代· 汪东

雨中船,烟外岫。
叶底樱桃,结子如红豆。
细拣繁枝擎素手。
颗颗匀圆,未抵樱桃口。
亸云鬟,斟渌酒。
蘸影清波,笑指鸳鸯偶。
急鼓惊催别离骤。
海角天涯,各自成消瘦

琵琶仙 立春前一日和行严清水溪看梅见怀之作

近现代· 汪东

羌管轻吹,早惊有、乱落江梅如雪。
篱外修竹娟娟,相依更愁绝。
春讯好、刚期半日,甚芳妩、已成销歇。
玉垒閒云,金微旧曲,斗换悲噎。
料还记、江北江南,步宵影、明妃弄佩玦。
千载石湖佳韵,只词仙能说。
邀杖履、清溪数亩,共玉人、迤逦看月。
肯念寂寞空山,怨歌初阕

杂拟词 其七 清平乐·拟稼轩

近现代· 汪东

秾华占取。
好作园林主。
日日花前长醉舞。
一霎飞红如雨。
思量不见花开。
那知花落堪哀。
细与东君商略,明年莫仿春回

三部乐 用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孤客江城,听暗雨洒窗,赋情悽绝。
未圆先破,真个欢缘如月。
最堪叹、巫峡萧森,甚梦云散尽,浪涛争发。
细书密字,谁寄朝云花叶。
他生更知语妄,拚自今瘦损,见人休说。
那堪绕丝作茧,辞暂羞发。
尽中宵、自揩泪睫。
天苦鉴、绵绵恨切。
密誓万叠。
赢得是、肠断心结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