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近现代· 汪东

忆昔天津桥畔路。
为送行人,折尽黄金缕。
迹似浮萍无泊处。
廿年始得重欢聚。
钿约钗盟心暗许。
略略相亲,早被旁人妒。
谣诼偶传鹦鹉语。
回身障面羞微觑

一叶落

近现代· 汪东

一叶落。
西风恶。
远人似叶更飘泊。
露零屐齿寒,徘徊阑干角。
阑干角。
影动秋千索

燕归梁

近现代· 汪东

绿映窗纱面面凉。
耽微醉,凭胡床。
一番雨过又斜阳。
新荷叶,渐飘香。
无端弱水三千里,漂花去,恨难量。
夫容心苦藕丝长。
归到日,是空房

采桑子 前年读瘦东瓶粟斋诗,未相见也。顷蕖川邀同宴席,分韵得生字,因赋赠

近现代· 汪东

新篇曾诵龟堂句,极诉飘零。
健笔纵横。
信有文章老更成。
相知已是三年旧,此日班荆。
执手同惊。
饭颗山前太瘦生

采绿吟 夜泛,因忆蜀江旧游

近现代· 汪东

浅碧琉璃展,记荡桨、柳碛花溪。
蝉吟密树,雨催轻舸,风透綀衣。
晚穿莲叶去,篷窗底、谩赓采绿新词。
阻清欢,空回首,前尘如梦迢递。
归卧小园中,躬耕愿、霜畦烟圃堪计。
鼓角咽严城,又玉貌冲围。
怅如今、心渺沧波,千丝网、无人赠西施。
凉宵迥、残月棹回,惊乌乱飞

南歌子 用韵调尹默平君

近现代· 汪东

世味从荼苦,生涯似蔗甜。
偶然乡思上眉尖。
却道莼羹佳处不须盐。
桐叶闲题句,荷香晚透帘。
莫将形影妒双鹣。
燕子自来自去亦无嫌

踏莎行 和贞白

近现代· 汪东

燕宿空巢,鱼沈尺素。
山长水远人何处。
高梧一叶堕秋风,荒菭满院滋新雨。
伏枕凄迷,倚阑凝伫。
愁城深锁无朝暮。
早知离别恁难堪,当初只合相从去

鹧鸪天 题湖帆为龙榆生所作哀江南图

近现代· 汪东

一片荒寒境界开。
疏林老屋傍岩隈。
最知庾信心头恨,并入倪迂卷里来。
抽赋笔,费缣材。
千秋事往只低徊。
惊烽照遍人閒世,未必江南更可哀

雨零铃

近现代· 汪东

残灯明灭。
况淋铃雨,倍感悽绝。
鸳衾凤枕抛亸,无憀赖处,含情凝咽。
独把徽容细省,问何事轻别。
骤夜半、惊起徘徊,树树秋声散空阔。
扁舟径往如超越。
叹此生、那复重相匹,鸾鉴秪余孤影,羞指看、几星华发。
两地萦牵,难道前盟,总是虚设。
料想被、无限风波,误了归时节

木兰花慢 沈柏寒临大痴富春山图长卷,属题。柏寒六十后始学画

近现代· 汪东

指凌虚秀起,乍惊认、富春山。
有叠嶂萦回,疏林莽宕,流水弯环。
荒滩。
坐垂钓处,总一时、移置小窗閒。
展卷不妨卧对,旧游如可追还。
前贤。
胜迹凋残。
空怅想、劫灰寒。
藉粉本钩摹,恍然再睹,千古云烟。
参禅。
悟真画理,笑昔邪、犹是近中年⑴。
惟许吴兴同调,更添翠竹千竿(沈尹默亦六十后始写竹。

点绛唇

近现代· 汪东

海客谈瀛,赤城霞气长笼罩。
百花千草。
风过浑如扫。
冰蔗浆寒,误向云英讨。
沉吟道。
玉颜空老。
何必仙山好

玉烛新 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近现代· 汪东

墙根新雪后。
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
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
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
翠蛾暗斗。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
江梅早秀。
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关于诗人

汪东,1890-1963.6.13,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原名东宝,后改名东,字旭初,号寄庵,别号寄生、梦秋。江苏吴县人。著名词学家。1890年生于江苏吴县东北街(今位于苏州市城内),有书房名曰“寄庵”。早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1904年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哲学馆(后改为“东洋大学”)学习。同时结识孙中山,参加同盟会,鼓吹革命,任《民报》编辑、主编。1908年,师从章太炎习文字学,与黄侃、钱玄同、吴承仕同为章门四弟子。1910年回国,参与江苏光复活动。1912年,担任《大共和报》撰述,并参加“南社”,对抗北京北洋政府。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1923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华国月刊》。1925年,任江苏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受第四中山大学校长张乃燕之聘担任该校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中央大学”(中大校歌由汪东作词,程懋筠谱曲,歌词是:"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干戈永戢,弦诵斯崇。百年树人,郁郁葱葱。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1930年,文学院院长谢寿康奉调出任比利时大使,由汪东继任文学院院长。1932年罗家伦任中大校长后聘任的各院院长为文学院汪东,法学院童冠贤、理学院孙洪芬、教育学院黄健中、工学院卢思绪、农学院邹树文、(当时的医、商两学院已独立,在上海建成“中大上海医学院”和“中大上海商学院”)。1937年,随中央大学入川,曾于1938年改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至1943年任重庆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担任国立礼乐馆(该馆成立于1943年,直属于民国政府教育部)馆长,1947年与柳诒徵、夏敬观、冒鹤亭、汪辟疆、顾颉刚等教授同任国史馆(1946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迁台湾)修纂。解放后,于1950年被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苏州市政协常委、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苏州市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汪东为章太炎弟子,凡经史百家,无不研习,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诸方面,都有创获。1963年6月13日,汪东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病故在苏州,享年74岁。遗体葬于吴县越溪陆墓山。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