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二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梅雨气氤氲。
蚓始出泥圈作篆,蜗能上壁写成文。
五典或三坟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春转岁初朝。
鱼蟹村中闻爆竹,鸡豚社里听饧箫。
风软纸鸢高

虞美人 泪

近现代· 高燮

枕边愁听莺啼急。
莫遣高枝湿。
古笺写上一丝丝。
多恐化成红豆为相思。
月明沧海珠光冷。
独对淋浪影。
些儿掬取便成河。
应是情天此物未嫌多

浪淘沙 庚申九日查山登高

近现代· 高燮

秋老气苍苍。
山草微黄。
了无风雨到重阳。
旷野云横天浩大,我亦能狂。
落日下平冈。
无限荒凉。
数拳乱石不成行。
何处仙人遗迹杳,一带红墙

齐天乐 题徐仲可先德复庵觅句图

近现代· 高燮

墨痕谁识当年稿,曾经劫灰三度。
荡桨呼鸥,携筇策蹇,惯向斜阳来去。
无言自语。
引微妙天机,欲吞还吐。
如此湖山,有人悄立断桥路。
摊笺只应闭户。
诗成高唱罢,水袂飘举。
酒绿浇愁,灯红煮梦,好住烟波深处。
奚囊满贮。
便清响时闻,一瓢风雨。
老屋低檐,个中吟独苦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四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湿雨正初晴。
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
佳节近清明

清平乐 题沈鸿卿临沈周西湖图贺启明昆珠婚礼

近现代· 高燮

青庐何处。
西子河边住。
深浅眉痕知几许。
要向湖中鸳侣。
春风双桨湖波。
明明尔我相呼。
一对玉人同照,商量赠个明湖

蝶恋花 冷禅、敬庵、蜕园合作枫菊竹石,属余题句

近现代· 高燮

日暮天寒危石倚。
丛菊黄时,枫叶红愈腻。
一样经霜颜色异。
者般冷艳分明记。
峭立风前疏欲坠。
无边芳情,稚菊亭亭翠。
绝世高怀何处寄。
传将秋末冬初意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居士足闲闲。
大木千章阴蔽野,黄花万木叠成山。
觞咏尽开颜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二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人物两无猜。
手供瓶花兼蝶至,肩垂岸柳带蝉来。
妙趣画难该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一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我本不材才。
豕栅何妨闲诵读,羊群亦足小徘徊。
人笑指书呆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三

近现代· 高燮

山庐好,长日渐如年。
采取蔷薇花作露,晒将苜蓿草生烟。
打麦趁晴天

关于诗人

高燮,1878-1958.7.23,江苏省金山县张堰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名燮,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南社耆宿,主持商兑学会,任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著有《吹万楼诗集》、《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读诗札记》、《感旧漫录》、《望江南词》等20余种。他于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挽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