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访韩公复,出吟樱桃园,追寻不遇作

清代· 李宪噩

公复先生城南住,驱马东寻铁牛渡。剥啄空林门不开,牧童指与樱桃树。

原头一径八烟微,每日先生扶醉归。村村落照不知处,红叶满山秋雁飞。

雪后,归南村道中作

清代· 李宪噩

偶出耽清赏,巾车趁雪还。溪痕迷野渡,日色辨前山。

斜径孤樵晚,高枝并鸟闲。欲投烟际宿,荆户未昏关。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

清代· 李宪噩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

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

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

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

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

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未夕忻然归,斜阳挂茅牖。

托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

清代· 李宪噩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游道士谷二首 其二

清代· 李宪噩

鸟啼山客去,一径下深松。薄雾散幽壑,夕阳生远峰。

出林初见月,离谷尚闻钟。还望杖藜处,白云依旧封。

徐孝廉松园以豹皮赠子乔,为酬此篇

清代· 李宪噩

县宰钦文蔚,山人赠豹皮。漫夸千腋集,常重一斑窥。

品自金钱贵,情同缟纻遗。高标矜雾隐,合与素心期。

为龚生作乡墅小景,各系韵语寓怀 其二 东亭

清代· 李宪噩

是谁结搆傍秋溪,应有寒乌月上啼。好似吾乡小亭夜,长松疏柳板桥西。

再过南园,感旧伤怀,示高氏二妻叔 其一

清代· 李宪噩

记得门开路向西,谢家梁燕满春堤。堂前柳絮看如雪,七字吟成不可题。

谋归慰母,喜而成句

清代· 李宪噩

故乡归路不须愁,北去长江皆顺流。好挂双帆渡湘浦,恰逢三月下扬州。

草堂久别贫犹在,桐圃全荒闲更修。且喜慈亲能强饭,海鱼正贱梦初收。

送子乔再官粤西,兼寄岑溪诸文士

清代· 李宪噩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

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

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

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

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

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

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送赵玉文东归

清代· 李宪噩

天边候雁飞,白发望荆扉。落叶满山径,秋风孤客归。

何时到乡里,前路授寒衣。知是无人问,空洲理钓矶。

沭阳道中

清代· 李宪噩

歉岁廑行路,路旁榆柳疏。冷春过谷雨,荒店宿桑墟。

村夜少鸡犬,客餐珍菜蔬。北来谁马首?不敢问乡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