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四

清代· 许传霈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

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仄径出蚕丛,花港唤野渡。

买棹回峰前,好风为之御。苏堤白沙堤,多少游人误。

香车络绎来,画船泛无数。昨江今日湖,风景笑如故。

禅心与道心,至此一齐悟。

夏夜雨坐

清代· 许传霈

黑云四盖暗山城,未冒峰头雨已行。电逐长空天地昼,雷鸣岩谷树林兵。

檐前直泻无穷水,巷里时沈击柝声。夜静高楼风色定,依然星斗一江清。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四

清代· 许传霈

如此家居方是閒,小窗清课乐乡关。朝云终古芳名在,遥指城南学士山。

至法界寺访宋胡侍郎铸钟香亭留饮

清代· 许传霈

古华严寺有名钟,作自赵宋祥符中。勒四言铭闻人建,铸者为谁曰胡公。

胡公仕宋侍郎职,尝苦金严年不丰。请宽苛政蠲丁税,诏书特下快民风。

自是乡贤惠桑梓,一乡庙食祀有功。乃今人未明其故,漫加帝号齐尊崇。

香火年年连吴越,不独编氓祝婺东。我来吴宁寻遗迹,有法轮碑峙岘峰。

先民已叹沈沦久,长对空山夕照红。寺居城闉往来数,欲访钟铭追前踪。

几经烽火变迁后,铁石销磨金在镕。此铜钟且无其器,遑云斑剥蚀苔封。

我闻汤盘与孔鼎,词存千古走蛟龙。层楼猛簴今寂寞,黄钟大吕闻太空。

何必金刹考古制,欲与凫氏论旋虫。高子幸非辩追蠡,蓄酒如池香味浓。

招我一笑莫停饮,绣佛场前列千钟。我侪善学端有在,如木钟撞金木攻。

大小鸣由大小扣,发人清省备藐躬。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三

清代· 许传霈

夜泊溪湾听雨声,终宵閒数短长更。舟中人醒鱼先觉,林外灯残波尚明。

村妇归家藏小艇,邻翁话旧对寒檠。光阴烈火原容易,又说来朝是我生。

登苏城北寺塔

清代· 许传霈

昔年买棹过阊阖,未见苏城先见塔。今年寄迹北寺旁,日向斯塔对下榻。

偶时塔影卧榻中,掩映斜阳西射红。旅人梦醒惊窗黑,不道寺塔道长虹。

邻居老僧致前请,邀吾登塔上绝顶。风云生足乱烟霞,珠玉当檐垂欬謦。

斗大苏城一点烟,却好晚炊欲暮天。娄江震泽东南指,欲泛太湖思渺然。

许子本非尘俗子,长恨年华逐流水。何幸胜地结良缘,大千世界日俯视。

日俯视,去迟迟,陋彼眼光如豆时。

得乐斋补弟子员信诗以复之

清代· 许传霈

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

漫道青衿同拾芥,敢将晚岁废良田。淹留独笑小痴叔,犹住江南黄叶天。

分咏四花 其二 剑花

清代· 许传霈

古艳出芙蓉,手挥锋铦利。秋水照人心,胡霜新淬试。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一

清代· 许传霈

韶华容易水东流,赖有回澜枕石头。同是溪山无尽意,苍苍松荫好贻谋。

题陈思召醉读东篱小影 其一

清代· 许传霈

读书嗜酒话渊明,彭泽归来倍有情。绝妙山光与松菊,谁从画里證三生。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五

清代· 许传霈

何处吟诗好,诗吟红旭楼。潮迎东海阔,山涌大江流。

百尺雄心上,千家晓梦稠。此时无所咏,迟暮复何求。

将去东阳留别诸友用洛翘韵

清代· 许传霈

阳生冬至又来春,遽唱骊歌拂袖尘。飞雁搏沙原小聚,鸣莺求友听常新。

山林迎送偏劳我,翰墨因缘大快人。临别开尊无限意,顿教佳酿失芳醇。

关于诗人

许传霈,余生而鲁钝,雅不善诗。岁辛巳,由湖返杭,尤绝意不吟咏,复何稿之可存乎。偶理丛残,有不忍遽弃者,念少壮遭际多艰,赖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没天性,言情纪事,时见乎词,则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录之,起咸丰癸丑,终光绪辛巳,得八卷,计古今体若干首。初有无可斋、倦游轩、七二铃馆、春晖室诸编目,兹分注各年下以存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