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杂诗① 其四

清代· 刘绎

闻有援师至,朝朝望屡违。
心旌随梦到,意马向空飞。
霹雳风传信,貔貅夜合围。
丛祠殷金鼓,万户借神威。

云章阁晓晴

清代· 刘绎

开窗延曙色,屋角逗晴光。
露叶梧桐润,风花橘柚香。
莺鸣感乔木,鱼乐悟濠梁。
平旦饶清景,书声出两厢。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 其二十七 徐东松明经

清代· 刘绎

著作与身等,穷愁不肯闲。
狂名醉似酒,诗骨高于山。
我岂知音者,君犹可语间。
晚年多手订,常许豹窥斑。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 其十八 徐明府

清代· 刘绎

肉食曾无福,何由此味知。
谈言岂微中,当局若深思。
径果看谁捷,人方笑我痴。
不图弦指外,相契有牙期。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 其九 陈月秋学博

清代· 刘绎

文字五千卷,人才六十间。
翻风豫章出,观日泰山还。
古谊深同契,游踪忆共攀。
闻君度梅岭,回首隔重关。

十一月朔,偶忆庚戌是日出京,感而有作

清代· 刘绎

出都刚七载,陈迹岂堪寻。
风雪还家路,山河去国心。
惊烽悲故土,落叶感凋林。
惟有觚棱梦,萦回直到今。

耆九峰太守属题所刻印谱 其二

清代· 刘绎

鸟篆文堪溯,鸿泥迹可寻。
风生才子笔,月印古人心。
追琢孚民望,规模式士林。
口碑镌治谱,铭勒意同深。

题《旌孝录》,为庐陵李孝子作①

清代· 刘绎

芳草年年绿,征人路已穷。
一生几两屐,万里双归鸿。
世道孤身系,天涯寸念通。
寻常行役子,论孝岂能同。

有感四首 其四

清代· 刘绎

江河趋自下,日月照常新。
读诏三军泣,宽徭万户春。
兵戎非乐事,盗贼本齐民。
天下安危系,端由守土臣。

章江晚泊

清代· 刘绎

依旧西山色,重来又十年。
落霞滕阁外,斜日灌城边。
鱼雁沉前浦,莺花老客船。
江流何渺渺,极目向南天。

山村 其一

清代· 刘绎

四顾疑无路,周环喜有山。
全家才一聚,谁屋此三间。
竹雨寒侵牖,松云昼掩关。
村醪泉味薄,何以慰欢颜。

途中杂诗① 其五

清代· 刘绎

虽胜心犹怯,官军忽退回。
旱云不成雨,过电那闻雷。
忧喜人情别,惊疑贼胆摧。
兵家虚与实,整旅或重来。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