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郡城

清代· 刘绎

荒原故垒自纵横,远远江云绕郭平。
洲挟鹭飞余断碛,山围螺拥剩空营。
模糊碧血忠魂杳,破碎孤城义骨撑。
重拨榛芜寻旧迹,亡羊无限补牢情。

和荆山同年《秋草四首》次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风光淡淡怅斜晖,山色烟痕隐翠微。
安得老年还转少,可堪游子念当归。
若遥若近无仍有,时雨时晴向又违。
造物化机原不息,夜来帘外见萤飞。

九日梅古荆山小饮山庄,用杜少陵蓝田崔氏庄韵

清代· 刘绎

风清四境觉心宽,有客蓬门且共欢。
归隐才能遂初服,游仙早已误儒冠。
两峰高并连秋色,三友欣逢话岁寒。
白水亹中今日会,蓝田庄上昔年看。

黄深坞司马权篆丰学,见访山庄并惠以诗,次韵答之

清代· 刘绎

儒冠非误尚青毡,风矩依然老郑虔。
投笔仍将修五凤,趋庭早已兆三鳣。
旧游琴剑怀仙石,家世箕裘本砚田。
莫道卑栖犹枳棘,九天雨露总无偏。

冯子良太守寄惠诗集,有答和致仕诗二首,次韵酬之 其一

清代· 刘绎

老将诗坛久树标,功成身退兴偏饶。
情殷瑶玖羞桃李,隐僻山林远市朝。
鱼雁浮沉空咄咄,蒹葭洄溯枉招招。
羡他后进新芹藻,犹被春风长甲苗。

感事 其二

清代· 刘绎

道在三纲与五常,谁知化外即洪荒。
无人伦理皆为鬼,有丈夫名亦贱商。
他族鼾宁容卧榻,耦俱猜恐在萧墙。
下乔入谷真非计,善变还须再较量。

曾润甫大令摄分宜篆,为十年前尊公旧治。当日有版舆归养图,遍征名人题咏。兹汇选各诗稿,属为重书装池,附题七律于后

清代· 刘绎

棠阴深处忆慈云,继武钤江感旧闻。
孝治尚传前召父,循声今见小冯君。
重来彩服流余庆,一卷笙诗接古芬。
我是龙潭旧乡里,武城高仰意常殷。

送王小霞征士膺荐入京

清代· 刘绎

圣主求贤典自宽,公卿下士古来难。
肯因当路求闻达,却让书生策治安。
汉诏茂才兼异等,周廷论辨即任官。
侧闻贾谊方前席,多少苍生引领看。

端午宗子实上舍兄弟招饮

清代· 刘绎

满酌蒲觞且尽欢,兵戈渐远觉心安。
山村酒味甜逾厚,家世书香朴可观。
人有宗风忘主客,座如圆月羡团圞。
归来转慕熙怡乐,说与儿孙作样看。

见吴信卿吊符张二生诗,感而有作二首 其一 ①张生蕃之

清代· 刘绎

同仇义愤在胸中,墨沈喷余血口红。
贼眼本无村学究,人心犹有古愚忠。
诗书不负传家训,刀锯难摧烈士风。
三寸毛锥三寸舌,死为厉鬼亦英雄。

十月既望郭丰可惠菊

清代· 刘绎

层山中有陶彭泽,记得南村是近邻。
交到淡成惟此菊,容随秋老亦如人。
田园芜尽芳重赏,松竹寒初意转亲。
留取孤根同护惜,别开三径为君春。

和荆山同年《秋草四首》次韵 其三

清代· 刘绎

借酒浇愁别有肠,登楼满目尽荒荒。
任他滋蔓乘朝露,终见成灰付肃霜。
晚稼登场来鸟雀,夕阳低陇下牛羊。
细推物理知衰盛,何必茫茫问彼苍。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