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

清代· 刘绎

有田负郭食犹艰,兵燹余粮且拾残。
百里养亲惭菽水,举家食粥继瓢箪。
粒储鹦鹉何须羡,谋拙哀鸿只自叹。
但愿岁丰无盗贼,百年长足腐儒餐。

己未元日航陂新居

清代· 刘绎

云巘中间新草堂,水亹深处有慈航。
地开寿宇歌华黍,世守先畴托梓桑。
雪在春前原是瑞,日从冬至渐知长。
茅檐点滴皆膏泽,喜与村农话岁穰。

泷冈怀古四首 其一 西阳宫

清代· 刘绎

荒凉禾黍满林秋,犹见灵光鲁殿留。
五代干戈今昔感,重阳风雨旧新愁。
平山莫问堂前碣,滁水空余亭外流。
当日归田非故土,知公遗慕系松楸。

读张船山前辈《宝鸡题壁诗》有感 其二

清代· 刘绎

岂独长歌蜀道难,东南民气半凋残。
流传往事亲身见,点检新闻袖手看。
壮士军中违远志,书生纸上付空叹。
兰成本是悲秋客,不听哀猿鼻已酸。

戏咏炭假山

清代· 刘绎

盘根曾傍石嶙峋,余烬谁同席上珍。
草木无情犹劫火,岩泉何处著劳薪。
文人作记峰原假,稚子为山雪未真。
莫笑浮云多变幻,世间还有倚冰人。

九日

清代· 刘绎

此会登楼岁几更,故园回首独伤情。
松枯菊悴空三径,雨骤风驰尚满城。
不信天高愁日远,可能地僻待时清。
避灾倘许随桓景,愿向山陬学耦耕。

濂溪书院怀周元公

清代· 刘绎

韩欧而后孰追攀,坠绪茫茫绝续间。
一代儒宗开道统,千秋教泽被人寰。
圣贤胸次皆风月,乡校仪型若斗山。
濂洛有源来脉远,双流章贡共回环。

去岁五月七日避乱往虔,亡孙宗恒过螺川溺水,今已期矣,为之招魂,怆然有作

清代· 刘绎

逝者如斯竟渺然,光阴流水忽期年。
吾衰已甚堪多难,尔少何知最爱怜。
避地岂知驱死地,问天犹欲望生天。
灵均千古灵魂在,倘遇江头竞渡船。

胡雪村见访赠诗,次韵答之

清代· 刘绎

风雨春寒滞客程,跫然空谷足音惊。
相思不觉轻千里,求友才闻第一声。
海内文章知己感,山中樽酒故人情。
年来莫问沧桑事,我已心同白水盟。

腊月廿一日晓起大雪,是日巳刻立春,口占

清代· 刘绎

昨晚晴天锦绣纹,今朝遍地玉缤纷。
冬深趁补一番雪,晓彻才看三素云。
怀我好音刚鹊报,有人起舞为鸡闻。
山梅似识春消息,早觉风光逗半分。

莘农中丞由河帅抚粤,道经庐陵相晤,出其小照《检书看剑图》属题

清代· 刘绎

百川障后挽澜回,梓里欢迎节钺来。
入画须眉仍卓荦,纵谈肝胆益雄恢。
东山愧我风尘老,南海凭公瘴雾开。
何限引杯烧烛意,安攘内外仗全才。

赠章子清明府

清代· 刘绎

义旗风举下泷冈,直扫欃枪气奋扬。
有志竟能成耿弇,诸艰偏欲试张纲。
孤城保障威行远,万井疮痍计虑长。
已历辛勤一年久,更思借寇俾民康。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