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归途作

清代· 刘绎

笋舆油壁四围遮,偶启疏帘湿透纱。
黄隐瓜壶牵架叶,白翻木槿隔篱花。
纵横野水看嬉鸭,逼仄田塍笑怒蛙。
三日往来村路滑,到家甘雨尚随车。

酬杨雪椒光禄见怀四首,即题其《绛雪山房诗集》 其三

清代· 刘绎

旧游回首忆明湖,宦迹诗情话荻芦。
敢将杨炯侪王骆,深愧刘叉许孟卢。
紫笔赠言萦别绪,瑶缄寄远渺长途。
自从使节瓜期代,抚景怀人两地俱。

哀四忠① 其二

清代· 刘绎

栖枳哦松不自聊,壮年投笔慕班超。
曾因转饷参戎幕,再为勾稽入郡僚。
两地羽书轮日接,七旬坚壁付烟销。
空留马革尸谁裹,一缕忠魂何处招。

再题《梧阴读书图》

清代· 刘绎

双双桐叶记题诗,问讯芳华似旧时。
老木开花今几度,新图识面又连枝。
屋依秋树根原稳,人共春韶画更宜。
余荫好凭楼百尺,藏书万卷是谋贻。

书事八首(存五) 其一

清代· 刘绎

变生仓猝祸谁阶,痛巨创深泪莫揩。
莒陋不虞防自误,郑商先赂计原乖。
一城无主蜂飞乱,百姓何知蚁附皆。
野燎方扬畴扑灭,荒原回首暗伤怀。

酬杜仲容孝廉见赠二首次韵 其二

清代· 刘绎

簪笔徒惭旧史臣,蓬莱接迹几番新。
枥中老马非无志,眼底青云喜有人。
破浪可能开万里,挥戈犹欲挽千钧。
雅歌每羡投壶暇,名士风流想扇巾。

鹪巢

清代· 刘绎

棣华憔悴鹡鸰原,辛苦营巢认旧痕。
宣子有誉树已古,惠连无梦草空繁。
春宵听雨犹流叶,秋晓观书自护根。
长赖先人余荫共,绿阴深处更开门。

甲寅元旦

清代· 刘绎

红烛千门接曙光,画檐风静袅炉香。
喜闻国事春消息,欢上慈颜语吉祥。
四野烟尘思扫荡,一年雨露卜丰穰。
遥瞻北阙连南省,每揽中原叩上苍。

郡城保卫局即事

清代· 刘绎

谈笑从容笔有芒,书生慷慨说干将。
可能制挺家家喻,只要空弮户户张。
学制本难操使割,及锋何必善为藏。
从来兵甲威天下,总在人和势自强。

小楼观涨

清代· 刘绎

楼俯川流气欲吞,汪汪巨浸赴章门。
长江上下波如沸,半壁东南浪不翻。
家住斗城忧四海,济无舟楫望中原。
五湖何日同清晏,容我溪湾钓石温。

闻九江已陷

清代· 刘绎

汉水滔滔挽不回,狂波卷雨过江来。
三年瘴毒流难尽,千里顽云拨未开。
山对匡庐应失色,风生鄂渚有余哀。
登楼远望思舟楫,太息何人庾亮才。

秋暑夜话慰止翁病

清代· 刘绎

迩来大瘦更郎当,何事愁眉总不扬。
内热未除终是病,秋悲太早最能伤。
卫生先要培元气,救急还须问古方。
且把安心作良药,莫从尘世觅岐黄。

关于诗人

刘绎(1796年-1878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刘绎少时即以文章闻名乡里,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参加府、院试,补博士弟子员。道光十五年(1835年)状元(成为江西最后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道光十七年(1837年)以三品京堂的官衔任山东学政,督学时刻“劝课条规”。后以父母年迈乞归故里。在鹭洲书院及青原书院作主讲近三十年,主持白鹭洲书院十余年,坚持“默承渊源,推阐往绪,昌明正学,鼓舞善类,以省察躬行为本,经明行修为要”的办学宗旨。卒于清光绪四年,享年八十二岁。曾总纂《江西通志》、《吉安府志》, 著有《存吾春斋文抄》、《诗抄》、《崇正黜邪论》。